第十八章 道士的贡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买到一串蓝水晶手链。

    而品质高的,也有可能上万元。

    总之,还是得看品质。

    听到郝运这句话,众人这才平下心来,有人甚至幸灾乐祸。

    没办法!刚才那女人的行为,已经引起直播间众人的不适。看到对方亏钱,心里自然爽。

    “哈哈!那我放心了。”王川低声笑道。

    “水晶的吗?”那哥们也听到了,凑过来问道。

    “我老板肯定不会说错的。”王川跟他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兄弟,你们贵姓呀?”

    “我叫王川,这是我老板郝运。我们这在直播,你不介意吧?”王川问,有些人是不愿意上镜头的。

    那人摆摆手:“有什么好介意的?我叫周文志,很高兴认识你们。”

    “你好!那确实是块蓝水晶,你没买是好事。”郝运跟他说道。

    说完,郝运已经伸手出去,拿起来拳头大的葫芦瓶子,看上去是玻璃做的。

    郝运将其放在直播镜头前,问道:“王哥,在看吗?这是个料器葫芦瓶,也是清代的物件,可以吗?”

    还在直播间盯着的王建,听到郝运的话,赶紧打字回应。

    “没问题!”

    王建心想:既然是清代的东西,看上去颜值还不错,肯定值些钱的吧?

    现在更好,才五百元,连讲价都省了。

    “清代的料器?我看看。”刚认识的周文志说道。

    王川问他:“你看得懂?”

    刚才的水晶都看不出来,别告诉我,你能看懂料器呀!???..coM

    而且,什么是料器?

    “老板,啥是料器?”

    周文志抢答:“我是看不出物件的年代,但料器我知道呀!古代叫琉璃,明清时期叫料器,现在有人叫玻璃器。

    都是同样的东西。”

    郝运把葫芦瓶递过去,摇头道:“并不一样,古代所谓的琉璃,跟玻璃的区别还是蛮大的,本质都不一样。

    真正的古法琉璃,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当时是道士无意间烧出来的副产品。”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的方士们就流行着“食金饮玉“可以长生的说法。

    他们得到的琉璃距离玻璃发现仅仅差最后一步,因为此时烧造琉璃烧制气温低,有大量气泡,且含有钡,因而透明度是比较差的。

    “道士搞出来的?古代,道士好像发明了不少东西呀!好像火药也是他们弄出来的。”王川惊讶道。

    虽然道士的出发点不是为了研究科学,而是为了长生,但人家是真的搞出来点东西。

    相比之下,佛教有什么?

    周文志脸色一红,讪讪笑道:“我们古代的道士还是蛮厉害的。”

    中医、中药,多多少少跟道士也有关系。

    他们想要长生、要炼丹,就要真正投入到研究各种草药的药性。像药王孙思邈,就是道教中人。

    除了这点,道士还研究天文,毕竟星象什么的,对他们修道也很重要。

    可以说,古代的道士,是最接近世界本质的一类人,因为他们就是醉心研究那些东西的,真正投入了精力。

    直播间的观众也在讨论道教对我国文明发展的贡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