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琉璃的气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出郝运是有本事的,周文志有意结交。

    他表示,自己刚接触古玩没多久,希望郝运多多指点。

    “指点不敢当,互相学习、交流吧!我们加个微信。”

    周文志清楚自己的水平,不可能说一窍不通,但入手古玩几乎全靠蒙。别人是赌石,他是赌古玩。

    入行这大半年来,他前前后后已经交了上百万的学费。

    也得亏他家里富裕,才能这么玩。

    两人互加了微信,但周文志并没有离开,而是选择跟在郝运身边,多听、多看。

    他是怀着学习心态来的。

    见王川也上手一件类似料器的物件,周文志立即说道:“兄弟,那是假的。”

    “假的?你怎么知道?”

    如果这话从他老板郝运口中出来,他不会怀疑,立即放下。

    但周文志好像也比他强不了太多,只是理论知识比他丰富一点而已。所以,这家伙说是假的,他不怎么相信,不权威呀!

    “琉璃、料器这类,内部都是有气泡的。呐!你看着葫芦瓶,是不是有气泡?你手上的那件,完全就是现代玻璃做的。”

    不管怎么说,周文志他也玩了大半年,交了上百万的学费,真以为他啥都没学到?

    琉璃和料器中的气泡是在琉璃原料煅烧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每个作品都有。

    在爱好琉璃的人眼里,琉璃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且是有生命的,是需要用心去雕刻,去体会的,这些气泡似乎正说明了琉璃在呼吸。

    而且这些气泡也正使得琉璃更具表现力,在灯光的照射下能发出炫目的光彩。

    正是如此,每一件琉璃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还真是。”王川惊讶。

    郝运也说:“琉璃和料器,或多或少都有气泡,是当时的烧制条件所决定的。原材料要在超过一千度以上,所形成液体的内部空气才会浮出表面。

    但以前的条件,基本上就是八、九百度,液体流动缓慢,里面的空气因无法浮出表面而自然形成了气泡。”

    他把气泡形成的原因说了出来。

    我们现在看到的玻璃,几乎看不到一丁点的气泡,就是现在的科技水平高,能达到很高的温度,甚至控制温度。

    古代是没法做到这一点的。

    “只能说,每个时代的欣赏点不一样。在古代,气泡越少越珍贵,因为稀少,气泡被当成瑕疵的。

    但现在,气泡反而成了琉璃和料器的生命。

    不得不说,有时候世事难料,就是这么奇妙。”

    周文志捡起一本线装书,翻了几页,感觉没什么意思,又放了回去。

    郝运转手就捡起来。

    呃!

    周文志动作顿时僵住,暗道:别告诉我,这是值钱的古籍吧?

    这个念头出现在脑海,但很快被他驱逐出去,因为他刚才看到了“XXXX出版社出版”的字样。

    那么,就不可能是古籍。

    古籍的珍贵,他自然清楚,有些古籍善本是按页算钱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