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宣德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能上手吧?”

    “随意!轻拿轻放。”摊主点头。

    在这种古玩摊,不准上手,那你干脆别想做生意了。

    郝运拎起一个铜炉,翻看起来。

    宋子龙笑道:“嚯!宣德炉呀!”

    “很有名吗?”见自己老板忙,王川只好问宋子龙。

    “当然有名,宣德皇帝斥巨资打造的,可以说是极品香炉……”

    宣德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

    为制作精品的铜炉,明朝宣德皇帝曾亲自督促,这在历史上实属少见。

    据说,当初负责铸造宣德炉的是宫廷御匠吕震,吕震战战兢兢禀告宣德帝,欲制造出好香炉,铜还得精炼六遍。炼一遍,少一些,六遍下来,原料只会剩下一半。

    然而,宣德帝财大气粗,下令不仅不减,还要翻番,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

    最后铸造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千件而已。

    其中,绝大部分被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

    这些宣德炉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

    反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件真正被公认的宣德炉。

    “那这些……”

    王川懵逼,这摊子上,宣德炉就有七八件。

    宋子龙耸了耸肩,意思很明显。

    如今,市面上的宣德炉多不胜数。

    两人说话虽然小声,但摊主又不是耳聋的,他不满地瞪了一眼:“我这些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宣德炉,不懂就别乱说。”

    “老板,您自己信吗?”

    好家伙!失传的宣德炉,你这就好几件,都烂大街了。

    “我这是清代的宣德炉,你懂个屁。”

    “呃!宣德皇帝不是明朝的吗?”王川愣了下,差点以为自己记错了历史常识。

    “所以说你不懂呀!宣德炉有明朝的,也有清朝的,更有民国的,我没说自己这些炉子是明代的。”摊主得意地说道。M..coM

    宋子龙跟大家解释:“宣德炉因为名气大,从明朝开始,就有人仿制,一直到现代。所以,我们经常能在市场上看到宣德炉。”

    你可以说它不是宣德帝下令铸造的那一批,但不能说它们是假的。

    据说,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

    那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

    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

    也正是这样,使刻有宣德款识的铜香炉,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价格极低廉,远远比不上其它造型的中国古代青铜器价格。

    因此,宋子龙在看到这些宣德炉的时候,情绪完全没有波动。

    在他眼中,这就是仿品,至于什么时候的仿品,就得考量、考量了。

    这时,郝运开口:“这件怎么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