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r />
    他向她招手,示意她上床与他同坐。

    秦昭犹豫着靠近,案上有只盛水的碗,还有一句这样的话:

    “昭初临魏国,困惑之事,皆可问我。”

    好家伙,吃饱喝好就开工。

    r />

    该说孙膑是闲不下来的人,还是该说他是外冷内热?

    或许根本就没有“冷”,秦昭一直在被他关照。她甚至想,如果他没有这段经历,孙先生应该就是那种热心肠的、会在太阳下大笑的人。

    如果苦中作乐,把“战国求生”当作任务,孙膑就是秦昭的指引人。

    生存不外乎吃穿住行。

    穿和住目前不是头等大事;行可以列入待办目标稍作延后,逃离魏国是必须的;吃或许是最重要的。

    保证活着不被饿死,就需要稳定的食物来源。

    自给自足划掉,只剩下“商品交换”一条路……

    ——语言和钱。

    秦昭记得,在给孙膑翻找垫被时,有在柜中寻见个沉重的箱子,小箱还落着锁。

    她抱被子时碰动它,听到里面有金属片碰撞的声音,极大的概率是钱币。

    秦昭翻出箱子,双手搬着它挪到案上,大方地在孙膑身边坐下来。

    他身上的血腥气已经很淡。一切都在好转,这点让她很欣慰。

    没有找到钥匙,箱子要怎么开?

    眉头渐蹙的秦昭开始思考砸烂箱子取物的可能性,孙膑朝锁伸了手。

    只听咔嚓一声——

    那双带伤的手摸索一番,找准位置一用力,竟把锁直接拆开了。

    是暴.力拆锁唉!

    秦昭目瞪口呆。孙膑轻巧地取下锁,见她惊愕,又淡然地把锁塞进她手里。

    “难道昭不是要开箱子?”

    不用孙膑在桌上写字,秦昭直接通过他的神情和语气听懂了这话。

    他轻咳一声,像是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她也发现,某人是有点凡尔赛精神在身上的。

    箱子里果然是一堆钱币。

    看来暂时不用担心经济来源了!

    秦昭兴奋地从箱子里挑选,把规格不一的钱币挑出来,准备一会向孙膑请教。

    专注分拣钱币的她,没注意孙膑看着箱子里的几根带字的竹片眼神闪烁。

    不一会,秦昭就指着钱币向孙膑请教它们的币种、购买力和汇率。

    即使她再对战国缺乏常识,也知此时华夏还未大一统,各国之间的钱币也不一样。

    br />  这堆钱里大多数都是刀币,另一半像铲子一样,混进一小串圆钱,还有几枚奇怪花纹的尖圆异形金属。

    虽然币种繁多对秦昭认钱有益,但她不由地生出疑惑:这间有居住痕迹的屋子,主人在魏国生活,为何使用的钱却五花八门?

    齐国、燕国、赵国都使用刀币。

    其中,最大的那种刀币一定是齐国造的,也叫“齐大刀”。刀身上的铸有“齐法化”类似的齐国文字,“法化”就是“标准货币”的意思。

    燕国的刀币就比齐国的小一点。上面会多铸一个“明”字,所以也称“明刀”。

    赵国的刀币相较齐燕两国,刀身更为平直些,“直刀”就是它的代称。

    像铲子的铸币是魏国的主要货币“铲币”足布,它在三晋地区流行。

    仿造贝类而造的“鬼脸钱”就是楚国的蚁鼻钱了。不得不说楚人的审美一直很奇特,鸟虫书便可见一斑。有意思的是,楚国是七国里唯一搞黄金铸币的。

    圆钱秦昭就太熟悉了,毕竟“孔方兄”的起源。眼前这些是圆形圆孔的铜钱,是秦国的货币呢。

    等秦昭认识完钱币,把上面各国的文字和简体汉字意义对照时,她听见孙膑叹了口气。

    然后,她便看到孙膑在案上写下一段足矣让她破防的文字。

    “昭,即日起,除了秦语,我开始教你魏语和魏文吧。”

    先生,说清楚——

    你是不是想要我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