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盘面颇有些意思。

    她无心观战,正要离去,意外突生。

    其中一对弈者或许因局势大好,欣喜着挥臂叫嚣对手。

    不料手臂一出一回,竟打在了送酒的婢女腿上。年幼的婢子避闪不急,眨眼间酒坛坠地,她摔在案上。

    酒香四溢间,黑白子搅混散落,棋局被毁。

    “臧获[3]!吾的大魏——一片好光景,尽毁你手!”

    “我刚为秦国寻到转机,棋局便被毁,白瞎了我的谋算!”

    婢子瑟缩在一旁,听着士子们的责骂,泫然欲泣。

    大魏?秦国?

    这是在下什么新奇的围棋?就执棋人这般气量,也好意思以七雄之名称呼自己下的棋。

    秦昭懒得废话。

    虽然很早就被先生告诫别掺和进是非里,但看到女孩子被欺负碍于身份不敢还口,她还是没办法视而不见。

    秦昭挡在婢子跟前,就像将她护在身后一样。

    对弈者们正要转移口诛目标,便见秦昭扫空棋盘,执黑子而笑。

    “君子,好棋,继续。”

    外来者雅言虽

    然说得略怪,对弈人却是听懂了。但棋局被毁,如何继续?

    他们正要发火,就见秦昭右执黑,左执白,一点点将空荡的棋盘填满。

    从星位至边角,直到蔓延到盘中腹地,两条大龙扭杀在一起。

    对弈者们目瞪口呆:他们的棋局,竟然被复原重现了。

    “请。”

    秦昭笑眯眯地向棋盘伸出手。

    对弈人悻悻落座,竟不敢再多说一声。

    秦昭对着地上的婢子眨眨眼,转身上楼去。

    ……

    卫鞅见男装的少女径直往偏僻角落里钻,当即出声叫住她。

    “女……君子,可愿同坐?鞅本一人独酌,见君子行仗义事,想邀君子共饮分肉,可否赏光?”

    她似乎犹豫了一会,困惑他面前的案几只有棋盘,“酒?肉?”

    卫鞅被她纯白的表情逗笑,指着对面的席解释:“且等楼下婢子为我重装赵酒。君子先坐,肉管饱。”

    谁能拒绝酒肉的诱惑呢?卫鞅看着小姑娘一点点靠近落座。

    她的礼仪很生疏——他本身便是不拘小节之辈,只是对她的身份来处略感好奇。

    等酒肉上桌期间,卫鞅知道了她的名字“昭”。

    和他一样,毕竟萍水相逢,都未报上姓氏——看她饶舌念自己名字的样子,估计根本都不知道是哪个“鞅”吧。

    或许因为“白吃酒肉”的不安,昭在空棋盘上给卫鞅摆出了楼下的棋局。

    盘面错综复杂,杀机暗藏,确实有些意思。

    他听她略带不适地介绍:黑棋魏,白棋秦。

    卫鞅便明了,这种在世子间以国运下棋的方式,为她不喜——想想也是,何等自大的心态,才敢称自己的棋为国,大言不惭地将自己列做掌国者?

    卫鞅细看盘面,虽然巧合,但这局棋确和魏国对秦的局势相似。

    黑棋一片风光,白棋几陷死境……

    “魏危矣。”

    “魏,危。”

    他抬眼,惊讶地在她那听到同样的回答。

    昭指着边角上黑白的厮杀,说:“分秦、灭秦,不合时宜,应压缩秦势,逼其撤退。”

    卫鞅接上,在中部

    腹地画出大圈,应道:“秦有退路,便不至死战。魏可在此蓄势逐鹿,待成独霸,边秦不足为惧。”

    然而盘面上的黑子盯着边角,将白子压得透不过气,殊不知中部棋薄,暗势不稳。

    七国无独强,未到逐鹿时。

    卫鞅在这局棋上看到了魏国国势,若魏王真顺应庞涓灭秦国之愿,那魏必亡于天下。

    他们的指尖同时落在盘中的一个交点上。

    “妙手。”

    “绝杀。”

    邀请昭来对饮是件妙事,来魏国这么久,能跟上他思路的人太少了。

    卫鞅取来一枚白棋,落于盘上。

    “生不逢时,生不逢地。”

    “天下难料,事在人为。”

    卫鞅拂袖,盯着她问:“昭竟知我所言为何?”

    她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了句:“鞅,谜语人,不受欢迎,讨厌。”

    某个中庶子摸摸鼻子,被人当面揭穿本质,怎么都有些难为情。

    他见昭敲了敲棋盘。

    “魏国国君,不行;秦国新君,可期!”

    昭说到秦国新君时,整个人都在发光——她的喜恶实在太好辨认了。

    卫鞅笑笑,说不定这位女君子就是个秦人呢。

    秦国,新君,嬴渠梁?

    公叔府中庶子再次陷入了沉思。

    楼下传来布榜的吆喝声,楼中的视线都汇聚到堂中的高台上。

    卫鞅听了一耳朵,顿时嗤之以鼻。

    即使披了好几层皮,中庶子一听便知,魏惠王为讨好自己的宠姬,博其欢心,不惜重金向外求一奇特的饰物匣。

    他无聊地转过头,发现同桌的女君子正盯着宫人盘中的楚国金版,恨不得飞身下去。

    卫鞅掩唇。

    ——这位名昭的女君子,似乎是个财迷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