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全行业检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也是他们备受装饰公司喜欢的原因之一...

    但是这种操作,很容易造成工人伤病...

    搬运工也是伤病率最高的工种之一...

    倘若渔场仓库养着一帮搬运,确实不需要投入,但是人不是机器,某个工人一旦状态突然下滑,就很容易造成事故...

    医药费,赔偿,都是天文数字..

    以李蓉,顾渊,顾振华的性格,只会多拿,不会克扣...

    这种隐性成本,显然两位专家没有计算...

    顾渊也难得去解释..

    “与其到时候火烧眉毛去做,不如现在就开始,使用这些设备,本身就需要培养设备的维护,管理人才...千菁岭村在产业升级的同时,也需要人才升级...入住千菁岭的那些小企业,连饲料厂,食品加工厂,都在天大信息工程专业的合作下,有升级设备的计划...”

    千菁岭不养闲人,不养懒人,鼓励村民奋斗..

    但是不代表鼓励他们在非技术,非前景方面的奋斗..

    像这种没有技术含量,日复一日的工作,直到体力下降,也不能提高自己工价的工作,不仅顾渊排斥,连安勤海听顾渊说完,也摆手...

    借着人家过来培训维护工人的机会..

    安勤海索性把村里几个组的年轻都组织起来,跟着招募的大学生以及陈可亦的研究生去听课...

    那些年纪大,学不进去,只能干体力活的...

    留着去工地做搬运建设千菁岭,去帮忙种风车果树,不好吗...

    “千菁岭几个渔场以似野结鱼,蓝吉罗,菁月湾生态鱼享誉天南,不管是珍稀鱼,还是生态鱼,都受到了市场追捧,价格高,还供不应求,在成本控制方面,就比较随意...”

    老凡尔赛,眼瞅师兄装逼...

    黄瀚和钱忠国很无语...

    你们这是随意吗?

    分明就是投资追逐渔业信息化,机械化的未来..

    一路跟着几个渔场走下来...

    看着陈可亦带人亲自检查传感器...

    以及对这些信息的数据的操控,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天大从海外归来了一个教授,他对人工智能兴趣很大,做了一个系统,希望我们能把这些养殖和繁育过程,以及数据,及时投喂到系统中...现阶段投喂的只是千菁岭自己的渔场,明年繁殖以后,归墟资金没有那么紧张了,我们可能会联络购买我们繁育中心鱼苗的养殖户,广泛的建立鱼情的监测站...建立我们鱼情分析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系统...”

    “李一可还是胡正纯?”

    今年天大引进了几位归国人才,在山东做科研的钱忠国不清楚...

    黄瀚就太了解了..

    听说他们要组建自己的团队..

    获得了大量的研究生培训名额...

    国内的考研的学生跟疯了一样...

    要说博士最怕什么?

    不是怕导师夹带私货,干活,而是怕是毕不了业...

    博士读了五年,甚至八年拿不到帽子的比比皆是..

    有没有资格进行答辩,不是你的论文水平,全凭博士生导师一句话...

    大部分研究生就读之前,对博导的了解,都非常有限...

    但是这种大批量招收的博士生显然是不同的...导师还是全球知名的学者..

    绝不可能因为个人好恶,就拖延学生毕业的时间..

    胡正纯还去几所大学讲了公开课,替自己,李一可,唐敏几个海龟造势...

    今年天大信息学院不仅仅是排名飙升..

    研究生的报名爆炸了...

    还有正在读研和读博的学生,舍弃了自己的专业和学校,报名天大研究生考试的...

    “李一可。”

    “能不能请他明年去南疆,帮我们也把养殖基地的情况,监测起来...”

    “我的意思,明天我们去天大,跟李教授吃顿饭,你们回到之江和胶州,按照李教授的要求,也学校,研究所的养殖基地的一些基础数据并入天大大数据的资料库....我给你们说,西部和西南地区所有的虹鳟鱼养殖场,鲟鱼养殖场养殖的日常数据,差不多也进入了数据库了....”

    天大野心勃勃,这是要监测全行业的养殖数据,共享全行业的养殖经验..

    一旦监测点覆盖到三成的养殖水体..

    应用到水产养殖中,通过水质,水温,水中细菌的变化分析,可以预判部分疾病...

    甚至能对各地鱼病治疗的方案数据...进一步总结和提炼。

    还要把大数据纳入智能系统...

    全面替养殖户出谋划策...

    简直太牛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