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路遇(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得最多的就是帮乡里的砖窑运土拉砖。

    86年的时候,陈家的泥土房被一场大雨冲塌了,陈明铁实在没办法,只得硬起头皮建新房,当时给他家送砖的,就是于德田,两人就这样认识了,慢慢地,两人发现对方很投自己的脾气,关系就越来越好了。

    于德田这人很讲义气,后来陈明铁为了还建房欠下的债,还跟着于德田干过一阵子,帮他装窑泥,搬砖。

    虽然很苦很累,可也挣下了不少钱。

    只是后来陈明铁的爹去世,家里实在是离不开他,才没干了。

    即使这样,两人也没有断了联系。

    等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女儿考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陈明铁为了给女儿攒学费,摸索着种起了大棚蔬菜,而那时候的于德田已经有了两辆车,一辆载人,一辆运货。

    陈明铁可没少蹭他的车去市里送菜。

    不过后来,随着于德田的生意越做越大,在市里买了大房子,全家搬去了市里生活,两家的距离也就越来越大了。

    后来就因为陈明铁所谓的自尊心作祟,主动跟于家疏远了。

    重生以后,陈明铁回过头想想,才发现当初的自己,真的是既可怜又可笑,更可悲。

    他现在的想法完全不同了,于德田这个“贵人”朋友,他一定不会再主动疏远了。

    原因有很多。

    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多个朋友多条路,更何况是将来会发达的好朋友了。

    已经过完一辈子的陈明铁,早就不是当初的那个他了,现在的他早就生活磨平了棱角,变得更加世故。

    不过他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

    于是,昨天一见到于德田,他就有意无意地跟于德田搭话。

    两人本来就是脾气相投,再加上他有意交好,两人这一路聊下来,颇有点相见恨晚的架势。

    一百来里地的路,拖拉机开得再慢,也只有几个钟头。

    也就是说,他俩也只认识了几个钟头,却仿佛像是相交多年的老友一般。

    不得不说,人和人之间的缘分是很奇妙的。

    “明铁哥,看嫂子这样子,应该快生了吧?你可真好,马上就可以抱儿子了!”

    于德田语气中带着羡慕。

    陈明铁一听就笑了,“你小子也用不着在这里酸,等到了年底,你把老婆一娶,再努把力,争取明年也生一个不就行了?”

    这个信息是昨天于德田自己透露的,他的婚事已经定下了。

    说实话,陈明铁当时听到这个消息还有点失望呢,他本来还有点小心思,想把自家的小妹介绍给这小子的。

    因为前世的时候,于德田的女儿比他女儿要小上好几岁,他就一直以为于德田不会这么快就结婚的。

    “嘿嘿,哥,那就承你的吉言了。”

    于德田傻乎乎地挠了挠头,明显就是个傻小子,一点都没有前世后来的那股农民企业家的风范。

    陈明铁一时间有点接受不能,就转过头来看向秀兰。

    嗯,还是自己老婆最好看,怎么看都看不腻。

    没多久的功夫,就到镇上了。

    这四个轮子的就是快,可比两条腿快多了。

    于德田很细心,直接把拖拉机开到了汽车站,这样就省得秀兰这个大肚子来回跑了。

    说是汽车站,其实很简陋,只有一间小小的屋子,那就是售票处。

    至于停车场,就是房子后面那一块空地。

    车子不多,从早到晚加起来也没有十趟车,其中去县城的只有两趟,早上一趟,中午一趟。

    他们来得有点早,售票处也是刚刚才开门。

    陈明铁赶忙去买了两张去县城的车票。

    七毛五一张,比公社那边便宜了三分钱,两张车票一下子就省下了六分钱,今天可是出门遇贵人了。

    他嘴里这么嘀咕了一下,被旁边的林秀兰听到了,她有些哭笑不得起来,

    “好么,六分钱你还在这儿念叨!如果咱不去县城,岂不是连这一块五毛钱的车票也一起省下了?”

    “那可不一样!这县医院咱是必须去的,别忘了,咱们可是打了赌的!”

    陈明铁把眉一挑,这原则性的事情,他是不会让步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