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一对人写出四十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路看着许旭把这个故事从想法,到落笔出来的。

    这就是身在剧组的好处,在外面野路子写稿人通常是投稿无门,即便寄去稿件也很可能会石沉大海,但是对于许旭而言,他可以直接找两位大编当面交流,甚至在写作过程中直接可以得到二位的意见指导。

    只不过,看到许旭将五册手稿叠在一起掏出来时,杜、刘二人目光明显的惊讶了一下。

    在此之前,虽然已经是跟许旭探讨过这个故事,不过此前一册一册的看时,尚且没有厚度上的视觉冲击力,这会儿五册手稿叠在一起,纸张因写满字而有些褶皱,整个厚度就显得很冲击。

    杜家福看着这厚度,就先感慨着道:“小许啊,在第一次提笔上你可是比我们走得远多了。”

    刘树生也是道:“小许你这已经是个中篇小说的规模了吧。”

    许旭点了点头:“嗯,写到现在这个样子,基本把人物事儿都讲清楚了。”

    杜家福颔首:“行,这稿子我们看看,你先去吧,我们看完后再给你意见。”

    跟剧组里的其他人看稿风格不同,这两位除了一辈子跟文字打交道外,一位是《文艺报》艺术部主任,一位是国字头的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自然看完稿后不能像老包那样表情放在脸上感慨,当然得有文字性的东西。

    许旭闻言,连忙表示感谢。

    翌日早上,身为策划的许旭被叫去片场,负责参与一些拍摄场景的讨论。

    自打被蔡导任命为策划后,除了在赤壁组里做沙盘外,参与场景讨论,是愈发成为许旭的任务之一。

    这主要还是在长坂坡戏份拍摄时,被蔡晓晴看中的能力。这一点光芒被掀开后,如今是被蔡晓晴大薅特薅。

    直到中午时分,拍完戏的蔡导,通知召开赤壁大战推进会,回到拍摄驻地的许旭,在赤壁组的帐篷内看到了杜、刘两位编剧。

    俩编剧的黑眼圈都有些浓。

    当下瞅着了许旭,杜家福目光里满是欣赏,上去拍了拍肩膀:“稿子从头到尾我们都看了,能用一对人写出四十年的社会史,难得!”???..Com

    老杜还想说什么的时候。

    这时候,走进来的蔡晓晴正好听到这话,脸上挺是惊讶道:“评价很高嘛,是小许写的那个故事结束啦?”

    蔡晓晴之前也听过许旭说起这个故事,当时以她导演的直觉感觉故事的构思有可拍性,但是她日理万机,当时只是听了一耳朵。

    没想到再听到时,居然是从杜家福口中听到了这么一句评价。

    以杜家福文艺报艺术部主任的身份,这评价的分量可不简单。

    杜家福挺感慨道:“蔡导啊,我都有些后悔让你把小许介绍去八一厂了,这第一次动笔写出来的东西,就能把人性、生活、时代的东西融会贯通在一起,他是适合吃写作这碗饭的。”

    执掌文艺圈顶流喉舌多年的杜家福,在这些年里也见到了不少青年才俊,出山首作也都让人耳目一新。

    但是,像许旭这样,一上手就弄出一部优质中篇小说的规模,也不多见了。

    笔力能撑得起一部中篇,内容又充实有力,无疑证明了动笔潜力。

    写作圈不乏有一些老天爷给饭吃的人,此刻,在杜家福的眼里,许旭就是这样的一类人。加以培养、假以时日的话,未尝不能给文坛输进青壮血液。

    尤其这故事里不戾气,娓娓道来里,展现时代的生活气扑面而来,这很对他的胃口。

    一旁,原本只是惊讶于杜家福给予出评价的蔡晓晴,是真的诧异了,她看得出来,杜家福脸上的表情可不是笑谈,而是真的动起爱才之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