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宗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很快,金军两路人马抵达汴京城下,宋钦宗命四周军队勤王,拜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让他速领兵马入卫。】

    【然而,兵,赵构是带人募了,面对金军攻克汴京,徽钦二弟及百官被控的消息。同时,金朝立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亦称伪楚。开封城内再有人向赵构求救,让他出兵救援,赵构却带着自己募得的兵马跑了,一句话,他不去救驾。】

    【可是,他不去,各路的兵马都到了,尤其是之前提醒过他莫再入金营的宗泽。宗泽提议将军队直接开往黄河要津澶渊,以截断

    金军的退路,最终解汴京之围。但是,赵构拒绝了。甚至为了避免与金兵遭遇,一开始执意不肯出兵,之后开始退兵。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在为赵构逃跑做准备。】

    ???上期沈悠说到赵构入金营的表现虽然过去那么几天了,并不代表大家都忘得一干二净,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在金营中表现着沉着冷静的人,突然要跑路了。

    【想不到吧,那曾经面对金人无所畏惧的人,现在竟然还没等到金军杀过来,他倒是先慌乱得跑路了,和从前判若两人。若不是人都回到宋朝,由宋钦宗他们亲眼验证过,真让人怀疑这一位赵构莫不是被人给换了。可是,说句不好听的话,看看赵光义及赵构那些祖宗们的表现,赵构要跑不是才算理所当然的吗?歹竹还能指望出好笋?】

    正准备跑路,跑得远远的赵构看着天幕提起他,一瞬间便感受到一道道谴责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让赵构纵然想跑,没敢!

    【赵构不仅准备跑路,更打算坑一波人,毕竟乱中借机排除异己的人可不少。那一位已经算是和赵构达成一定协议的汪伯彦就巴不得把宗泽挤出去,只为排除异己。宗泽,又是一位令人惋惜不矣的民族英雄。大家应该没有忘记我之前就提到过这一位那是立劝赵构前往金营的。但凡不是他劝着点,赵构就该落入金人手中了,也就没有后面那诸多令人痛心惋惜的事。】

    【历史没有如果。因而也想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一位至死仍思报国的民族英雄。被赵构和汪伯彦算计的宗泽此时已经年过六旬,年少时目睹宋朝吏治腐败和外敌频仍,自然而然生出了救国救民的抱负。】

    【可惜,大宋什么样的人都容得下,独独容不下那企图救国救民的人。生于北宋宋仁宗嘉祐四年的宗泽,三十三岁那年于殿试上洋洋洒洒写下万余言,力陈时弊,主考官“以其言直,恐忤旨”,将宗泽轩于“末科”, “赐同进士出身”。于宗泽而言,虽未能登榜首,至少他通过了科举考试,从此步入仕途,他以为他终于可以一展抱负。】

    【为官多年,宗泽一直为民请命,也一再造福一方,深得百姓信赖和爱戴,然而北宋都已经烂到泥里面了,奸臣之下,有为之官,正直之官,又怎么可能得到重任。直到宗泽年满六十告老还乡,宗泽毕生所愿靖边安境,都不得实现。甚至遭人诬告,以至于被发配至镇江“编管”。好在宋徽宗举行祭祀大典,实行大赦,宗泽才得以自由。】

    【唉,其实每每提起这些有本

    事有能力,也可以救国救民的人不得重任,最终含恨而终,都让人痛心又难过。年过六十的宗泽,他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思,在被人诬陷的情况下,再一次重振旗鼓,为了大宋肝脑涂地?】

    【得到自由后的宗泽先掌监镇江酒税,两年后才调任巴州通判,此时,辽、宋、金斗争激烈,忧国忧民的宗泽却没有机会卫境安民,只能以诗寄情,表达了愿做“断头将军”,决不做"投降将军"的决心。直靖康元年,在御史大夫陈过庭的推荐下,宗泽被借以宗正少卿的身份,充任和议使。宗泽彼时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然而北宋是什么样的情况?他们是要宗泽前去议和的,并没有打算让宗泽去死,去激怒金人,因此,最后宗泽又被换了下来。宋钦宗派他前往宋金交战的前沿磁州任知府。】

    【旁人或许害怕,但对宗泽而言,这是他的机会,他要为那战乱中的百姓,以及身后的百姓拼战到底。故,宗泽领着十数老弱士卒前往磁州。随后,宗泽抵达已经被金军蹂/躏之后,百姓逃亡,仓库空虚的磁州。立刻安排修缮城墙,疏浚隍池,整治器械,招募义勇,开始做好和金军血战到底的准备。同时也不忘上书请宋钦宗,请于邢、洛、磁、越、相王州各屯精兵两万,敌进攻一郡,其他四郡都能应援,这样一郡的兵力就相当于有十万人之数。宋钦宗难得听了一回劝,立刻任命宗泽为河北义兵总管。宗泽终于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