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3 章 自幼不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秦始皇的脸再一次铁青,他,他,他那么差劲吗?

    汉武帝刘彻想起了卫子夫,他对卫子夫满意吗?这个时候他是满意的。然而想到以后,刘彻也不明白,为什么最后他却不满意了呢?

    不难听出沈悠在说到卫子夫时流露出对刘据的惋惜,如果不是有那巫蛊之祸,刘据会成为大汉下一任帝王,必将有所作为。

    所以他在最后到底是做了什么?竟然让自己早早定下的有能太子,最后只能举兵以抗?

    刘彻拧紧了眉头,不难看出他心中的不悦不喜。

    底下的臣子们本来气氛得以稍缓,没想到就那么一会儿,刘彻又变了脸,无数人都缩着脖子动都不敢动,更不敢猜度到底刘彻是怎么回事,好好的怎么就又不开心了。

    算了算了,他们得认一句实话,刘彻这位皇帝太过喜怒无常,他们无所适从,还是乖乖夹着尾巴做人吧。

    贞观时的李世民自不用说了,沈悠夸得他让他嘴角不由上扬,和长孙皇后的婚事,更让李世民眼中闪过暖意,观音婢是他的妻子,无可取代,最好的妻。谈及窦氏时,李世民想起母亲自小的教导,认同无比于窦氏对他们兄弟姐妹的影响长远而深刻。

    【好,先说说太穆皇后的生平家世,太穆皇后生于北周天和四年,是为北周文帝宇文泰外孙女,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甥女,父神武郡公窦毅,母北周襄阳公主。《旧唐书》有载其聪慧刚毅,善于书学,仁孝有礼,颇有才华。】

    【不仅如此,太穆皇后生来不凡,刚出生娘胎头发长过颈项,三岁时她的头发已然与身高一样长短。读诵《女诫》、《列女》等传,《女诫》就不用说了,请注意《列女》并不是《烈女》,读过史料的人会注意到,像北魏冯太后就出自列传中的记载,所以,早先的《列女》传,人家写的是各种各样的女子,而不是专指贞节烈女之类的传记。至于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了《烈女》传,那就得问问那些个男人们从什么时候开始认为只有这些贞节烈女才值得他们记载。】

    隋唐后的男人

    们......

    不如直接报上宋朝男人的名号算了!

    【太穆皇后过目不忘,舅父周武帝宇文邕把她抚养于宫中,很是宠爱,超越其他外甥。尚且年幼的太穆皇后自小就展露了她的非凡见识,当时的北周取得突厥支持,周武帝迎娶了突厥阿史那公主为皇后,可是周武帝却不喜于阿史那皇后,以至于冷落了这位突厥公主。太穆皇后于是悄悄劝说周武帝:“四方尚未平静,突厥依然十分强大,愿舅舅压抑感情,抚慰阿史那皇后,以苍生为念。只需有突厥作为助力,那么江南陈朝,关东北齐都不能给你造成忧患了。()”

    “?()”

    这可把窦毅和襄阳公主吓得连忙掩其口,叮嘱让她不要说这样的话,以免招来灭族之祸。】

    隋文帝杨坚听到这儿,有些事他倒是忘了,不过,他其实一直忽略了女子,在他看来,女人不过如此,可现在听来,倒是他轻视人了。

    “皇后见过那窦氏,以为她如何?”杨坚毕竟是男人,怎么可能盯着女人那点事。他不曾注意到的事,独孤皇后呢?

    独孤皇后也不是没有见过窦氏,想起这一回李渊进京请罪,窦氏当时在她面前,独孤皇后回想种种,不得不中肯的道:“虽有恐惧,并不见慌乱。”

    杨坚握紧了手,“倒是没有想到。”

    此话之意,让独孤皇后不由多看了杨坚几眼,杨坚道:“李渊的伤不会假。”

    独孤皇后一顿,随后明白了杨坚话中何意。

    家有贤妻,李渊哪怕倒下了,有窦氏在,李氏无恙,倒是可以让李家自此跳出各方的争斗。诚然,李世民将来或许可以成为后世推崇追忆的唐太/宗,但如今他不过是一个稚子,这样的孩子,随着被推了出来,谁还敢保证他能长得像天幕所说的那样出色?!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