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民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蜀则是一直不服还一直入侵关中,其商品大多都是转道南唐辗转而来,交流自然没那么频繁,蜀钱在市面上流通自然也不多。

    正因为这些原因,导致孟昶他虽然实际上是五代期间全天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后蜀的国内相对也最为稳定,但他的蜀钱却一直不怎么被认可,在中原的使用量远不能跟南钱相比,甚至在蜀地境内,其信用也远不如南钱。

    孟昶他简直太想让蜀钱走出蜀国了,南唐那边是钱荒,通缩,后蜀这边可是地道的通胀,钱发得太多导致价位一直上不来,这件事他们要是做得成了,那这简直是天大的功劳。

    不管怎么说,后蜀政权也是一个稳定的政权,几十年不易了,而且相对还比中原富庶得多,蜀锦和蜀茶都是硬通货,铁钱虽然轻,可面值小一些不就得了?况且蜀中产铁,铸造成本在这摆着呢,就算是跟宋钱二换一,跟南钱八换一,这也是大赚特赚。

    而如果能借此次的机会让宋国人习惯使用蜀钱,哪怕是占比只有南钱的三分之一,使后蜀可以对大宋进行货币输出,那这事儿的战略意义简直不比抢来秦州来得小。

    “告知王相,无论如何,要他运一批蜀锦和蜀钱来,用蜀钱买蜀锦,拉高蜀钱价位,同时咱们这边,抛宋钱,收蜀钱,三个月之内,我要将宋蜀置换拉到二换三,诸公,此事若成,我等,大功于国!”

    众人闻言,纷纷应喏。

    如此,不过短短半个月后,大量的蜀钱涌入宋境,原本至多只在关中地区有一定流通性的东西,却是居然在开封也渐渐的普遍了起来,南钱已经涨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市面上根本就没人乐意往出换,非要换的话三百文换一两银,一般的大商贾都已经察觉到这里面有问题了,本能也知道这个价位根本就维持不住。

    所有手里还有南钱的百姓也基本都把钱捂在手里不花了,却是反而让宋钱在市面上的流通率变得特别的高,给蜀钱也让出了巨大的空间。

    事实上这样的价位,跟普通百姓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了,如果不是做生意的人,普通百姓手头上一共能存多少钱呢?此前南钱价格低的时候多数人就都已经换出去了,现在这南钱其实就算是涨的再高,他们也不可能拿去换银子,只能是继续存着。

    这还是城郭之民,事实上那些种地的乡野之民可能压根手里也没有过几个铜板,是涨是跌这事儿从头到尾就跟他们没啥关系。

    毕竟宋朝时,白银还并不是什么流通的货币,这是用来压库存的,市面上根本没有流通的散碎银,银锭一般都是一斤以上,甚至大多都是五十斤一个的。

    除了官府、大商、军队,谁家里会存白银?普通老百姓把全部家当卖了换一锭大银砣留着这岂不是有病么?

    这事儿,早就已经变成少数权贵者的一场零和游戏了。

    然而钱都不在市面上流通,宋钱、蜀钱的价值混乱无比价值来回来去的上下浮动,商贾变得愈发的保守,更愿意存活而不是出货,这一系列的货币战争,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民生,影响到了经济了。

    要说民不聊生,肯定是谈不上,但因为此事,民间的怨气已经很大很大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