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白认真想了想,诧异问:“可是位清贫老先生?”

    br />

    “好好好!”宋缊白摸了摸女儿脑袋:“容世子安排得好,让他费心了。”

    “爹爹,”阿黎脸上的笑渐渐淡下来,问:“娘亲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啊。”

    听闻此,宋缊白喉中一阵哽塞,眼眶慢慢发红。

    “阿黎,”他倏地将女儿抱住:“爹爹对不起你!”

    .

    李秀兰的事没瞒着襄阳侯府,后来老夫人在病榻上也得了消息。

    “这个恶妇,”宋老夫人骂:“枉我宋家待她不薄,居然心肠这般歹毒。”

    三房夫人尤氏在一旁侍疾,也道:“李家夫妻厚道,却生出这样的女儿,实在难料。”

    “有什么难料的?”宋老夫人说:“许是这个李秀兰嫁了个富家子养得眼皮子浅了,这世上人心最是难测。”

    “娘说得对。”尤氏点头。

    “那李秀兰可走了?”宋老夫人问。

    “走是走了,但又被抓起来了。”尤氏道:“我也是听从柳阳街回来的婆子说的。李秀兰身边有个婢女叫采荷,生生被她折磨死,然后一卷草席丢去了乱葬岗。后来李秀兰带着儿子离开,却在路上给官府的拦下了。”

    “为何拦她?”

    “她身上背着人命。”尤氏继续道:“随意打杀奴仆若是没人报官倒也无事,哪曾想采荷娘家有个兄长在京城做事,就在镖局里跑腿,得知妹妹惨死,岂肯放过李秀兰?”

    “听说采荷的兄长曾上门去找李秀兰讨说法,其实也就是想讹些钱,但李秀兰恨死采荷,当然不肯给。当日趁夜收拾包袱离京,不想路上被官府拦下了。”

    “官府的人怎知道她哪日离京?这动作实在快。”

    “可不是,还以为是采荷的兄长报的官,后来瞧着不像,也不知是谁人报的。”

    “不论谁人,总归是做了件好事。”

    “对了,”宋老夫人问:“老二知道了吧?他那什么动静?”

    尤氏道:“这事他肯定知道,不过二哥已经跟李家恩断义绝,对李秀兰的事没问过。”

    “那就好,他就是得栽个跟头才知道疼。我现在唯一欠心的是你二嫂跟他闹和离,这事

    若是能有人劝劝就好了。”

    .

    宋缊白即将与戚婉月和离的事也不知谁走漏了风声,整个襄阳侯府都知道了。

    原先虽猜到会如此,可没想到会这么快,是以,居然连阿黎也听得了此事。

    彼时她才从学堂出来,无意中听婢女说了一嘴,顿时伤心得不行。

    当即让小厮驾马车去睿王府找容辞,可容辞不在,于是又驾马车赶去御马巷。

    容辞走出来时,就瞧见小姑娘站在门口,哭成个泪人。

    “容辞哥哥,娘亲不要我了!”她说。

    容辞的心一揪,像是有无数只蚂蚁啃食般,汩汩生疼。

    小姑娘眼眶通红,晶莹的泪水流得两颊皆是,不似旁的孩子嚎啕大哭,只静静呜咽。

    连哭也极其乖巧安静,懂事得令人心疼。

    容辞忆起上辈子。

    午后两人在书房看书,婢女抱了个箱子进来。打开,里头是一些破旧的玩物。

    襄阳侯府二房无人,阿黎的院子久不修缮,小书房漏雨,将她保存的那些布偶、书画都淋了个透。得知旧时玩物被雨淋坏,阿黎不忍心丢弃便着人送来了睿王府。

    宋缊白与戚婉月在她五岁时和离,之后宋缊白离京外任,戚婉月也鲜少回京城,阿黎就待在她的小书房默默长大。

    那是她儿时的玩物,也是她小时候的寄托。

    婢女问她放在何处,她睹物思情,还未说话就先落下泪来。

    彼时,她也是这么静静地、隐忍而小心翼翼地哭。

    这会儿,小姑娘大眼睛湿润,可怜无助地望着他,跟他说:“容辞哥哥,娘亲不要我了。”

    容辞蹲下,将小姑娘抱进怀中。

    “阿黎别哭,我在。”

    别哭!

    上辈子缺失的,这一世他帮她找回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