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长在锅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驿站好好歇着,而是靠着船上来的土话跟当地人聊了聊,接着就跟着人家跑海边看看能不能捡到什么好吃的。     这座孤岛地广人稀,海滩上有不少贝壳、小蟹之类的自由自在地晒着太阳,最让苏轼和霍善欣喜的是土人带他们去捡了好多好多生蚝。     这东西个头大、肉肥美,最重要的是壳还厚,非常适合架在火上烤。     苏轼欣赏不已地给霍善讲了生蚝的种种妙处。     霍善听后由衷夸赞:“真是好蚝啊!”     为了方便他们烤着吃,居然自己长在锅上!     一想到回去后把这自带锅子的良心肥蚝烤得喷香,两人捡得更加卖力了。     没有人在旁管束,这一大一小很快和码头周围生活的土人打成一片,苏轼还让霍善出卖他的小脸蛋和医术换取各种调料,成功把自己捡回来的生蚝统统烤了吃。     霍善吃吃烤生蚝,又吃吃烤小蟹,再吃吃土人炖的海鲜杂烩汤,成功吃得自己肚皮滚圆。     他和苏轼一致评定生蚝为全场最,约好明天还要一起去捡生蚝。     翌日苏过由当地土人帮忙收拾了一整天,可算把住处收拾得能住人了。结果他左等右等,都没等到他爹领着霍善过来。     苏过只能自己去找人。     结果他爹正和霍善一起组织盛大的海滩烧烤。     他们也不知给当地土人灌了什么迷/魂汤,那些个本来他们根本不认识的土人居然筹备得十分积极,柴火木炭是人家出的,肉菜调料也是人家出的……他们,他们晚上将会出动自己很能吃的嘴巴!     苏过找过去的时候,霍善正在教土人小孩背“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呢,明明他自己也是现的,教起人来竟一点都不心虚,教到兴起还要在沙滩上把字写给众人看。     海南岛这地方连会说官话的人都没几个,识字的人自然更是基本没有,霍善露的这一手当场震住了不少人。     若说他们还让苏轼帮忙洗洗生蚝,那对霍善真是当成宝贝疙瘩一样,一点活都不让他碰。     苏轼也不跟人回忆往昔,说自己可是传说中的苏东坡,只悠然自得地在边上看着霍善展开沙滩小课堂。     还是瞧见了自己寻来的苏过,苏轼才想起来……哦对,自己还要去昌化军赴任来着。     问题不大,他这种没俸禄可领的“某某安置”,早几天赴任晚几天赴任都没差。     霍善尽情地在海边撒欢了两天,不仅把能尝鲜的东西吃了个遍,还把土人之中所有能刷的日常宝箱(给人治病可获取)全给刷了,总算是心满意足地跟着苏轼去昌化军赴任。     昌化军使对待苏轼还是很客气的,见面后便力邀苏轼在官舍住下并表示要设宴为苏轼接风洗尘。     苏轼本要拒绝,却见霍善正好奇地盯着人家瞧。     “怎么了?”苏轼好奇地问霍善。     霍善道:“看到老朋友了。”     苏轼大惑不解:“什么老朋友?”     霍善凑过去和苏轼说悄悄话:“他肚子里有虫!”     寄生虫,老朋友了!     苏轼也拜读过霍善让霍光代写的《寄生虫图谱》,知道寄生虫的危害。     别看海南岛整个岛都被水包围了,可大伙都知晓海水其实是不能喝的,岛上挺多地方都缺乏洁净的水源。他昨天在驿站那边还给人找了两处适合挖井的好地方,跟人家说底下有泉眼,也不知道他们信了没有。     井还是得打起来啊!     井水好歹是经过层层过滤的地下活水,比直接喝不知道干不干净的地表水源稍微要好一些。     昌化军使见苏轼和他带来的小孩凑一起嘀嘀咕咕,不时还抬起头来看他一眼,忍不住问他们在聊什么。     霍善早就跟着李时珍他们把各地的药材都认了一遍,如今已经非常擅长就地取材。     既然对方都主动发问了,霍善就对昌化军使说出自己的建议:“我看岛上长着许多苦楝树,您可以取些苦楝皮早起煎服一小碗,喝个二天就能可以把你身体里的虫子给排出来。”     昌化军使:?????     见对方仿佛听不明白,霍善只能过去给他仔细诊了个脉,把他最近出现的毛病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这下昌化军使就真的不让他们走了,一定要留他们住下。     还和他们聊起了岛上的医疗困境,下了山住在县城内外的土人还好,山上那些土人才难搞,他们治病从不吃药,都是去求神;巫医还吓唬他们说,谁要是用了药就会惹怒神仙,从此你一家老小都得不到神的保佑,病再也没法治了!     愁人啊。     别看他这昌化军使算是管着儋州的一把手,实际上底下很多土人根本不听劝,正需要苏轼这样的厉害人物来移风易俗。他是真心希望苏轼能在官舍里住下来,争取能帮儋州把教、医疗、农业都给搞上去。     这边的情况只能说是……样样都落后!     苏轼本来都准备主动挪窝了,昌化军使这般诚恳地一邀请,他马上又上头了。     建设基层那不是他苏轼的强项吗?     做群众思想工作这种事,舍他苏轼其谁!     至于过不了多久就会被上头派来的人赶走,那就……到时候再说吧,反正早走晚走都一样。     霍善听不太懂他们在聊什么,见两人开始执手畅谈,仿佛有没完没了的话要讲,索性自己在府衙里溜达起来。     昌化军使是个糙人,底下的人也不怎么讲究,霍善一个小孩到处溜溜达达也没人拦着。等听见有人在马厩里头叮叮咚咚地敲着什么,他不由好奇地跑过去瞧热闹。 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关闭广告之前,请点一次广告。    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ィ圭人_小-说。 ,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