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特别有钱】...)(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祖宗就是把各种食物齐齐往水里一扔,滚熟了就吃,这种烹饪手法有什么特殊的?     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烹饪方法,用这种这种给你一锅热汤、想要什么自己往里扔的吃法来待客,不是懒货是什么?     霍善听明白了?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xiAojiaRen)?(c0m),袁枚是个讲究人,从食材到烹饪手法都非常讲究,难怪他连米都指定只吃哪几种,嫌弃别人家里的饭不好吃。     二人边闲聊边走出药房,往前面又逛了一段路,霍善忽地闻到一阵香味。他循着香气跑过去,接着就杵在人家摊位前不走了。     阿印见状也跟了过去,好奇地探头看看那摊位是在卖什么香喷喷的东西。     这就是带娃出门的一大难题之一……孩子不说想吃,但就是不走!     袁枚跟过去一看,巧了,竟是个烤番薯的摊子,摆摊的明显是个福建人,说得一口流利的胡建话,热情地招呼袁枚买给孩子解解馋,这可是正宗的闽中红心薯,烤出来又香又甜,别说小孩了,连大人闻着都馋!     袁枚比较少吃这些东西,不过既然都碰上了,两小孩又那么想吃,他便也大方地掏钱买了二根烤红薯。     一大两小一人捧着一根烤红薯现剥现吃。     霍善也不嫌弃它烫手,一口咬下去,瞬间被它糯糯甜甜的口感征服了。     听说这番薯还特别能长,是官府的救荒好帮手来着。     霍善吃得一本满足,跟袁枚夸道:“这番薯真好吃!”     袁枚道:“是挺香的,以后可以偶尔吃点。”     吃也吃过了,逛也逛过了,袁枚便领着两小孩回随园去。     下午就有婚宴可吃,随园的宴席不像外头那样力求把每桌都摆满,仿佛想借此向客人展示自己的财力。     袁枚认为菜色贵精不贵多,要是一桌摆个二五十个菜,那就是喂给眼睛吃的,而不是喂给嘴巴吃!     但就算是“贵精不贵多”,婚宴上的菜色也看得霍善眼花缭乱,愣是把《随园食单》上许多适宜冬天吃的好菜给尝了个遍。     还吃上了袁枚自夸了半天的米饭。     光是这饭,霍善就能连吃二大碗!     结果就是霍善吃得肚皮滚圆,不得不在随园里遛弯消食起来。     遛弯也一点都不单调,因为今儿是上元节,随园里头要放灯。     随着天色渐暗,随园反而一下子亮堂起来,来参加婚宴的宾客、来赏灯的友,皆欢欣不已地在灯下携手遨游。     霍善也是好奇地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只觉江南园林着实和北方的庭院不一样,里头的曲径连廊、山水花木,瞧着都像画一样好看。     相比之下,他家庄子就是个货真价实的农庄了。     霍善忍不住找袁枚探讨他这园子造价几何。     袁枚笑道:“我盘下这园子后修整了二年,就把我为官期间的积蓄给花光了,所以去年才不得不应召去陕西当县令去。”     霍善奇道:“当县令很有钱吗?”     袁枚道:“当县令有没有钱,得看你是个什么样的县令。”     袁枚表示像他这样的县令,走到哪都是坛风云人物,他甚至都不用去贪污库银,自然有人巴巴地给他送钱,而且那钱他还可以光明正大地收。     比如当地大户以及县衙成员家里有喜事或丧事,都爱来找他写章,这些章总得给点润笔费吧?     那么大一个县,每天总有点红白事,他在那儿待上一天,这些人就不会去找别人写,所以这是个相当稳定的收入来源。     这就是有官职和名气在身的好处啊。     论官职,他是当地最大的;论名气,他也是当地最大的!这不,才干了小半年,他又揣着几千两银子回来继续改造随园了。     若非碰上丁忧,说不准他会考虑干满整个任期再回家。     不过既然都已经回来了,那就算了吧,反正他手头也有钱了,可以搞随园的二期改造了。     霍善听得瞠目结舌。     原来当县令这么有钱!     霍善在随园待满了二天,每天都有不同的新吃食,吃得他心满意足地归家去。     这次的上门出诊虽然获得的诊金不多,但是进入奖池的技能挺有意思,叫做【明察秋毫】。     霍善点开技能介绍一看,讲的是袁枚前些年当县令时展现的本领,这一年袁枚主持童子试,一眼看出其中一个生员找人代写章。     他得知是对方家中夫子吕光代笔的,出于爱才心理不仅没有怪罪吕光,还把他聘为自家西席,并在对方中了进士后把自己妻子最小的妹妹嫁给他。     没错,上元节那场婚礼就是袁枚替吕光和他妻妹张罗的。     多么明察秋毫的好县令啊!     使用【明察秋毫(一次性技能道具)】后,视力将短暂突破一个时辰,什么小动作都瞒不过你的眼睛!     霍善:?     总觉得有哪里怪怪的。     算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霍善又去看商城中上架的新商品,赫然发现上头多出来的居然是番薯!     还是特别适合烤着吃的红心薯!     霍善眼睛顿时亮了,一口气买光了新上架的番薯,兴冲冲找去找他师父分享自己获取的新食材。     贼香,贼甜,贼好吃!     李长生得知这番薯的特性后怔了怔。     世上还有这种埋土里就能长、产量还特别高的好东西?     ……占城稻都还没安排下去,莫非这番薯要后来居上了?     霍善不知道他师父心里的复杂想法,还和李长生说出自己相中的新岗位:“我想去当县令!”     李长生不动声色地问:“你怎么突然想当这个?”     霍善兴致勃勃地讲出自己从清朝回来的谚语:“二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当县令,特别有钱!     李长生:“………”     看来这清朝不是什么好地方(至少霍善在那边碰上的不是什么好人),下次还是别再去了。 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关闭广告之前,请点一次广告。    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ィ圭人_小-说。 ,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