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3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霍善被刘彻拎到宫里住着,也第一时间知道了这桩婚事。

    这顿家宴霍善也有幸参与。

    同时出席的还有平阳公主的儿子曹襄以及儿媳卫长公主。

    再见到卫长公主这位表姑,霍善就从李时珍那儿听了一耳朵八卦,说是平阳公主的儿媳是他表姑卫长公主。

    既然平阳公主已经守寡了,屈指一算,明年卫长公主也要守寡……

    正好赶上刘彻被一个叫栾大的方士忽悠,刘彻给栾大封侯拜将不说,还把刚守寡的卫长公主嫁给他。没过多久,刘彻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于是怒而把栾大来了个一刀两断(腰斩)。可怜卫长公主才二十出头,就死了两个丈夫……

    霍善:?

    虽然早就知道他姨公这人不太靠谱,可没想到会这么不靠谱啊!

    哪有来个方士就给对方封侯,还给他当将军的

    !

    李时珍让霍善想想自己认回爹以后的经历。

    封侯√

    没拜将但让他当了太守√

    划重点:他当时才二四岁!

    霍善:“………”

    对哦,他姨公做起事来就是这么离谱,并不是这一天两天才这样的。

    霍善是见过卫长公主的,当时还跟她儿子曹宗一块玩耍来着。倒是曹襄没怎么接触过,此时见曹襄也在这次家宴上,不由多看了对方几l眼。

    没看出什么病相啊。

    霍善正纳闷着,卫长公主就把话题转到了霍善身上,主要是夸霍善那个御赐庄子,说是去年他们一家过去疗养了一段时间,曹襄父子俩的身体都好多了。她笑着说道:“阿宗他一直念叨着要去找你玩。”

    霍善听后马上懂了,看来卫长公主一家去过庄子上的医馆,那边有华佗坐镇,应该给曹襄治过病了。

    只要曹襄身体康健,卫长公主自然不会守寡,下嫁栾大之事肯定不会再发生。

    这样挺好。

    说明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

    曹宗比霍善大两岁,现在也在换牙期,霍善瞧着觉得怪亲切的。一顿饭吃下来,两个人俨然已经成了十分要好的朋友。

    唯一的问题是,在吃完家宴回平阳侯府的路上,曹宗开始跟卫长公主吵着说要……跟着霍善去江夏郡。

    卫长公主:?????

    怎么回事?

    不是都两二年没见了吗?

    犹记得当初这孩子跟霍善那小子也没见几l面,就心心念念说要去人家庄子上玩——过去以后看到什么都想买。现在就更离谱了,一次吃了顿饭就要跟人家去江夏!

    听说最近许多人都关起门来打孩子,原因是他们不知为何非要去江夏郡。当时卫长公主还觉得很荒谬,没想到一转眼这事就落到自己头上了!

    卫长公主去给自家姑姑兼婆母帮忙备嫁的时候忍不住和她说起这件事。

    平阳公主笑道:“现在北边暂时没战事,不如你与阿襄带着宗儿去江夏郡转转,也让宗儿多跟据儿他们一起玩。你看据儿此前看着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如今瞧着都壮实了许多。”

    曹襄早些年也是跟着卫青去打过匈奴的,与长安城中许多坐吃山空的纨绔可不一样。不管刘彻出于什么心理把太子扔去江夏郡,卫长公主与太子都是一母同胞的亲姊弟,趁着太子年纪还小姐弟俩多在一处待着总是好的。

    别觉得血脉相连就不用悉心经营,刘彻的同母姐妹又不止她一个,可她的两个妹妹哪个能有她的风光?

    感情这事儿,七分靠利益,二分靠相处。

    卫长公主听后点点头,准备回去以后就与曹襄商量。

    霍善哪里知道自己在长安城许多家长心中已经成为拐带他们家孩子的存在,他在琢磨着该给他舅公送什么大婚礼物呢。

    虽然冠军侯府肯定会准备贺礼,但侯府是侯府,他是他!舅公对他那么好,他肯定得亲自给舅公送一份礼才行!

    霍善把自己的苦恼给刘据一说,刘据也跟着苦恼了,不仅卫青是他舅舅,平阳公主还是他姑姑呢,他也得准备一份大礼。

    霍善琢磨了两天,决定力邀刘据和卫伉他们一起来参与制作礼物——

    弹棉花,做喜被!

    他们还是小孩子,礼轻情意重嘛!

    刘据欣然赞同,表示亲自做的礼物更有诚意。

    绝对不是因为他没玩过弹棉花,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

    一群小子开始合力忙活起来。

    得知此事的刘彻酸溜溜地对卫青说道:“朕都没盖过这几l个小子亲手做的被子。”

    并不知道自己将收获这么一件新婚礼物的卫青:?!

    春溪笛晓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