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0 章(【不是饭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是种茶树都颇为相宜。     相对于许多需要精耕细作的作物,甘蔗和茶树都是糙一点也能养活的。     至于粮食问题……从前他们能自己自足,现在应当也没问题,这个就先不作考虑了。     重点是要先把茶叶种起来,想办法推广到周围的游牧民族中去,争取能早日开启茶马贸易。     茶马贸易也是霍善提出来的,听起来有些天马行空,一般人肯定觉得很不靠谱。     偏偏刘彻本人也是个天马行空的人。     只要你的计划讲得足够好,我就考虑让你放手去干!     刘彻私底下用一些维持着草原习性的匈奴人验证过他们是否对茶叶有需求,很快便发现确有此事:他们鲜少发展种植业,日常饮食往往都是肉和奶,茶叶于他们而言不是锦上添花的饮子,而是改善饮食结构的良药。     这说明只要手头有茶叶,搞茶马贸易是可行的。     霍去病带着人在南边到处溜达,就是去找有没有现成的茶树或者适合种茶的地方。这三年他不仅把南边摸了个底,还让人把能种的地方都给移栽了茶树过去,命新招上来的兵原地驻扎开垦军屯。     收拾两越还真只是顺便的。     等茶叶赚钱了?([(Xiao jia  ren.com)])?来[笑*人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xiAojiaRen)?(c0m),自然有人绞尽脑汁想去两越种茶。     霍去病一五一十地把南方开发计划的进展汇报给刘彻和卫青听,霍善在一边尝尝这个吃的、尝尝那个喝的,只在涉及江夏郡事务的时候跟着讲上几句。     瞧着全程都在吃吃喝喝个没完。     看得卫青忍不住在小会议结束后把他拎起来掂了掂。     再去摸摸他的肚皮。     ……然后大为震惊。     这么多吃的喝的塞下去,怎么都不见鼓起来的?     霍善瞧见他舅公一脸的不敢置信,当即骄傲地表示自己消化能力特别强,吃进去的东西一点都不会浪费!     李长生其实也关心过这个问题,观察了很久以后只能归结于他不仅白天好动,晚上在“梦里”还得到处跑。     按照后世的说法,哪怕只是动脑子也得消耗不少能量,这吃进去的东西可不就得高效消化才够支撑他古今中外到处溜达(进修)吗?     卫青见霍善确实没吃撑,便也不再纠结这件事。     倒是刘彻在旁嘲笑道:“去病也不是个能吃的,怎么养出个小饭桶?”     霍善不满地纠正刘彻的说法:“我才不是饭桶!”     他一本正经地跟刘彻分辨起来,说是饭桶只装饭,他还要吃肉、吃菜、吃点心、吃水果,什么好吃的好喝的他都要尝一尝,怎么能说他是饭桶呢!     刘彻哈哈大笑,只觉这娃儿果然伶俐可爱,光是听他讲话就逗趣极了。     他问道:“要不要在宫里住几天?”     霍善道:“我和师父说好了,见过您以后就该回新丰县去的!”     刘彻心情正好,并不为难他,点着头说道:“也行,你也     算是当大官了,都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是该回一趟的。这样吧,你先回去看看,回来以后再住宫里来。”     霍去病:“……”     为什么?([(Xiao jia  ren.com)])『来[笑*人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xiAojiaRen)?(c0m)这人把抢别人家孩子说得这么理所当然?     霍善对于住哪里倒没有太大的执着,开开心心地告别刘彻出宫去了。     出了宫就是满长安城给熟人送自己带回来的土特产。     他也不管对方贫富贵贱,只要是熟人他就送,不熟的……压根就没想起来。     到第二日一早,霍善又带着一车车礼物浩浩荡荡地往新丰县方向走,要去见见自己熟悉的乡亲。     二柱他们早就得知霍善要回来,早早就从庄子那边跑出来爬矮墙上等着,连霍小黑、霍小白都被牵了出来等待三年不见的主人回归。     霍善隔得老远就见到人了,招呼着马儿跑快一些,一到地方就开开心心地跳下马,跟同样跳下矮墙的二柱他们抱在一起。     昔日小伙伴挨个抱了一圈以后,二柱就给霍善起讲起自己的新名字,说自己和哥哥现在都不叫大柱二柱了,而是叫赵仁和赵义,都是从先生给的字里挑的,他们得最好,挑得最早!     霍善也为他们高兴,表示等赵义他们再长大几岁就跟他出去干大事。     虽然他自己从小遍地跑,但他也很清楚像他们这个年纪是不适合到处奔波的。     赵义也知道这个道理,点着头保证自己会继续好好习,绝对不会丢了霍善的脸。     赵仁话比较少,只拿出自家养的蜂蜜问霍善要不要尝尝。     他们爹现在的养蜂本领已经远近闻名了,不少外县的人都想过来跟他们呢!     霍善听后倒是有些意动,虽然南方的制糖作坊已经初具规模,但蜂蜜也是不可或缺的食用蜜来源,而且蜂蜡的用处可不少。     他如今长了几岁,已经知道世间的收益大多伴随着风险。养蜂也一样,吃得了这个苦的人就入行,吃不了这个苦的便别吃这口饭便是。     霍善分了一圈礼物,才把二柱爹找过来商量南下推广养蜂技术的事。     要是他们一家也跟着去南边,不仅二柱爹的养蜂本领能发扬光大,他和二柱兄弟俩平时也可以一块玩啦!     听霍善这么一邀请,二柱爹立刻应道:“只要阿善你有需要,我们跟着去哪都行。”     他们夫妻俩比谁都清楚自己如今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更清楚自己的孩子跟在霍善身边以后会有什么样的造化!     事情都商量好了,霍善便在自家庄子上闲住了两天,一天到晚跟昔日小伙伴们捉鱼摸虾或者组团踢球。     直至刘据派人捎口信过来说张骞回来了,他才解除快乐的儿童模式返回长安。     张骞在大汉逼得匈奴退至漠北以后再次自请出使西域,这一去就是好几年,到现在才回来!     而且这次张骞不是自己回来的,他还带着乌孙使者一起过来。     刘据在江夏郡那会儿时不时听霍善念叨几句张骞,听闻张骞抵达长安以后便第一时间派人知会霍善。 广告是本站能长期运行的根本,关闭广告之前,请点一次广告。    完整阅读要请进入笑_ィ圭人_小-说。 ,阅读前需关闭广告拦截及退出阅读模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