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城市路网设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堵率为:58%!

    宋河难绷,一多半时间大堵车,路况评价为:史。

    “老师,能借几张纸吗?”宋河扭头问。

    安玉龙继续写写画画,头也不抬。

    宋河碰了个壁,刚要弯腰去捡地上的纸团,找找有没有剩出空白的废纸,一旁的安玉龙却忽然把白纸本扯掉一层,哗啦扔过来。

    “谢谢老师!”宋河敏捷接住。

    从兜里掏出一支中性笔,开工!

    数学模型的原理很简单,把现实情况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再浓缩出规律。

    宋河先前看了一大堆安玉龙的草稿,大概知道他的习惯,照葫芦画瓢写公式。

    寥寥几笔,一个小街区的情况被计算出来!

    开局顺利,宋河有条不紊地扩张,顺时针方向扩大计算范围,一个接一个街区在纸上推导。

    这感觉犹如远征大将率领公式大军,一路平推攻城略地!

    但很快,纸上的情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复杂!

    仅有一两个路口时,交通流量一眼望到底。

    但发展到十个路口,不同路口的交通流量便开始彼此影响,像下棋时的一连片格子,每一步都必须考虑邻近格子的情况,计算量陡增!

    增多至五十个路口,宋河眼花缭乱了!

    他在脑海中想象城市全貌,街区犹如一朵朵荷叶,数十朵荷叶紧密相连,形成名为城市的小荷塘。

    正常情况下,微风徐来,几十朵荷叶小幅度晃动,常规计算勉强能应对。

    铃声骤然作响,一朵荷叶上的学校放学了!

    整整五千人的小学,家长从四面八方赶来接孩子!

    像一只胖蛤蟆猛地跳上荷叶,一朵荷叶剧烈地左右摇晃,周边荷叶也碰撞得集体晃动起来,震颤一层层传导、一层层削弱,偌大一片荷塘晃动不息!

    宋河额头冒汗了。

    他不得不引入更高级的计算,在原先常规的数学建模下方,再添加一层应对突发交通高峰的方程,避免“放学”这种事件搞崩整个数学建模。

    继续扩大,一百个路口!

    之前五十个路口还在城区内部,是横平竖直的方块街道。

    扩大到一百个路口,已经触及城市边缘,许多道路变得不规则,歪路、斜路、断头路、跨河大桥层出不迭!

    而且规模庞大,本身就出现更多的连锁反应,一条街因为交通事故堵塞了,连同周边几条街也堵塞,一旦附近有学校、医院之类的地方,堵塞会猛烈扩大,蔓延至大半个城区!

    情况几乎像蝴蝶效应,一辆老头乐抛锚在路口,导致整个城市大堵车,gdp和幸福指数狂跌!

    宋河汗流浃背,先前的数学建模完全不顶用了,几乎要推导重来!

    “唰!”一张打草纸撕掉,攥成圆球扔在地上。

    片刻后,又是“唰!”

    “唰!”“唰!”“唰!”

    宋河不断动手撕掉一张张打草纸,算的浑身冒汗!

    摸手机看一眼时间,他吓了一大跳,不知不觉竟过去两个小时!

    考试时间过去了一半,但手里的数学建模连地基都没打完!

    难道这波真要翻车?

    安玉龙的轻视是对的?自己确实没能力解这种数学问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