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又立一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王不但要灭他们全族外,还要一个个凌迟,大梁,决不允许有叛徒。”

    盛凌云:“一定铲除干净。”

    田博涵刚开始也是喊冤,不承认自己是细作,只说自己贪财,直到盛凌云让人也扒开他的衣裳……

    从盛凌云接到宁州前知府被倭寇所杀,委任他成为宁州知府以来,七八个月了。

    经过他的细心调查,一寸寸地查找,蛛丝马迹都不放过后,终于把倭寇安插在大梁的细作都给拔除了。

    消息传到京城,满朝震惊,他们谁也不敢相信,倭寇竟然在大梁潜伏了三十多年,腐蚀了一个又一个的朝臣。

    通过经商,教育,礼佛等等手段,潜移默化的把大梁人培养成倭国人,说什么大梁和倭国是一家,文化交流。

    岂不知他们早就对大梁虎视眈眈,像是蚂蚁撼动大树一样准备把大梁也给撼动。

    皇上气得差点吐血,紧急出动军队捉拿京城的倭寇细作。

    并且让御史,朝臣细查,朝廷所有官员中有没有被细作腐蚀。

    若是自首,不连累家人,凌迟。若是被查出来,抄家灭族。

    一时间,京城和各地官员都人心惶惶。

    这件事足足又弄了三个多月,才堪堪完成。

    等安郡王带着这些证据,细作去往京城的时候,已经是深秋了。

    苏城的温度并没有下来,但是秋雨下完后,也有一丝凉意。

    安郡王带着细作去京城,像宋家,孙家,田博涵家的家眷,则被盛凌云都送到破船上。

    让侍卫守着海边,戚柏松开着战船,一直把他们送到了深海海域,看着他们飘的越来越远,不见了,才回来。

    用盛凌云的话说,这些人不配在大梁的土地上安眠,死了也得挫骨扬灰,但是大梁的律法中,有一条是不杀敌军的妇孺。

    盛凌云干脆把他们送上船,让他们自己回倭国。

    至于究竟能不能回去,就看他们的命了。

    楚夕此时还住在苏城的安郡王府,陪着安郡王妃和孩子,顺道把宋家的那些生意给捋一捋。

    听到盛凌云对那些人的安排,楚夕不得不说,这还真是盛凌云这个疯批想出来的主意。

    只是宋家被抄家,宋家家主被抓,宋家其他人有的找到了,有的却杳无音信。

    比方说宋子文,便迟迟不见踪迹。

    宋家被抄家后,楚夕接手了宋家的生意,宋家直系是倭国后代,他们的家奴,家里的丫鬟下人,有些还是大梁人。

    经过审问,有问题的杖毙,没问题的都放了。

    楚夕对他们也是纠结的很,要是用了,怕出事,要是不用,这么大的摊子,她接下来还真的很不容易。

    好在盛凌云提点了楚夕,封地都是安郡王的,宋家的生意直接让安郡王妃管着,楚夕再跟安郡王妃合作,岂不是更好。

    安郡王妃手下有的是能人,大刀阔斧的删改之后,保留了主要的生意,走镖和运输,至于宋家的宅子和良田。

    安郡王妃把宅子赏给了楚夕,千亩良田她自己得了。

    楚夕合作的生意,胭脂和酒铺,继续合作,还有那片还没有来得及收获的珍珠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