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超级加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夜崖海之上,正月色如银,冻风浩荡,吹着海水纷纷扬扬泛起白沫,似珠玉飞落。

    室内即便不点灯,也依然很明亮。

    于谦受了挺多的伤,虽然都不危险,但一一包扎起来也是件麻烦事。

    他拨弄着一处纱布,百无聊赖,拿毛笔画了一朵小花上去。

    一抬头,就对上了文天祥极度不赞同的眼神。

    于谦:“……”

    打扰了,这人间就当他从没来过。

    文天祥神色温和地看着他,语带责备:“你这般动作,不利于伤口恢复。”

    一顿,又道:“而且这小花画得也不好看。”

    画得也不好看……

    也不好看......

    于谦瞬间自闭了。

    他将毛笔递过去,见先生铺开一张纸,只寥寥数笔,若行云流水,一朵茎萼低悬、仙姿颀秀的兰花,霎时跃然纸上。

    于谦:哦,先生丹青也这么厉害。

    他忽然想起来,文天祥君子六艺皆精妙,就没有不擅长的。

    甚至还给邓光荐写过琴、棋、书、画四诗,探讨其中义理。

    琴是“意不在言君解否,壁间琴本是无弦”,棋是“纷纷玄白方龙战,世事从他一局棋”,书是“只少蛟龙大师字,至今风骨在浯溪”,画是“黄金不买昭君本,只买严陵归钓图”。

    他好酸,真的。

    于谦趴在案前闷闷不乐,直到先生伸出手,温柔地点了点他的眉间:“莫灰心,你若想学的话,我教你。”

    于谦:“哎,我可以吗?”

    文天祥轻笑道:“琴棋书画,本也并非什么难事,不过是每个文人都会掌握的普通技能罢了。”

    于谦:?

    琴棋书画里面,只有书法还算擅长,其他样样平平的他,仿佛心口中了一箭。

    “先生,我们对文人的理解可能不太一样”,他长叹了一声,“我都是太子少保了,也没学会啊。”

    文天祥不禁露出了惊讶之色:“你是太子少保,三师之一?”

    “那是。”

    于谦的语气带上了一丢丢轻松:“其实我死后还被追封太傅了,位列三公。”

    文天祥:“……”

    当庭打架斗殴的三公?他闻所未闻!

    于谦也感到后世官员作风如此彪悍,可能会给先生造成别样的冲击,当即找补道:“其实,我也不是经常打架的,就是偶尔遇上一些特殊情况,一般都是因为别人先挑衅我……”

    他眨了眨眼,望起来十分乖巧。

    之前亲眼见到他把那个庞抄儿L赤打得惨不忍睹的文天祥:“……”

    他沉默着,在“做一个正直的人”,和“可是我的学生都这样看着我了,难道我还能反驳他吗”之间纠结了一会,最终,露出了一抹微笑:

    “是的,为师相信你,一定都是那些人的错。”

    于谦满意地点点头,

    又道:

    “主要是,

    我遇上的陛下都十分英明神武,观念开放。或以一世帝业威压四海,或坐镇后方与民为善,或仁德治国缔造盛世,或社稷风雨临危中兴。”

    “他们都是明君,便没有太过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

    天幕前的大明四帝们:!!!

    惊喜!

    于谦/于卿/廷益的这番话,一定是在夸朕!

    不愧是朕的好臣子!

    永乐位面,朱棣开怀大笑,心中熨贴不已。

    仁宗位面,朱高炽很给面子,笑着鼓了鼓掌。

    宣德位面,朱瞻基大为高兴,准备写一篇长文赞美于谦。

    孙皇后坐在一边,为他添香磨墨,神色也十分愉悦。

    景泰位面,朱祁钰凝望天幕,缓缓弯起了唇角。

    四朝皇帝都在高兴,只有正统位面的朱祁镇稳如老狗。

    堡宗也有自知之明。

    于谦不管在夸谁,反正不会夸他。

    ……

    于谦见先生似乎很感兴趣,就讲了些后世的故事。

    什么【当庭打死奸臣】:

    “我们到的时候,王振的余党还在地上挣扎着,已经不成人形,我们一边流泪哀悼,一边不小心又又又往他身上踩了一脚……”

    什么【商辂三元及第】:

    “他被举国上下当做了考神,上次路过文星庙的时候,我看见有人偷偷把墙上神像换成了他的脸……”

    什么【五征蒙古漠北】:

    “永乐陛下策马扬鞭,扫尽胡尘万里,北元的残余势力疯狂逃窜,十分狼狈凄惨,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穷追不舍,开心极了……”

    文天祥听得很专注。

    大明,当真是一个和大宋全然不同的时代。

    也只有那样武德充沛(?)的臣子,和气吞山河的君王,才能横扫天下,与强元决一争锋吧。

    若大宋也能多一些这样的人,何至于落到今日这般地步……

    他眉目低敛,似寂然的垂云风霜,照影入一溪寒凉的深水中,无尽悲伤。

    “先生”,于谦忽而道,“时候还早,你也给我讲个故事吧。”

    文天祥从思绪中抽离,声音清淡而温凝:“好,你想听什么?”

    于谦想了一会:“先生不如就讲一讲,你和邓光荐陆秀夫张世杰汪水云刘辰翁谢枋得张千载王沂孙林景熙郑思肖……等人的故事吧。”

    文天祥:“……你想知道的还真不少。”

    “先生可以余生慢慢说”,于谦在黑暗里翻滚了一下,“我还可以留在这个时空陪先生很久呢,待上好几l十年。”

    他有一个猜想。

    自己会在崖山副本里,一直成长到自己本来的年岁再离开。

    也许,这就是天幕将他变成少年的用意所在。

    伤口处药力上涌,他渐渐觉得很困倦。

    “希望我

    可以走在先生前面”,

    他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小声说,“这样是最好的,先生一定要长命百岁……”

    许久,暗夜中,轻轻跌碎了一声叹息。

    ……

    又过了几l日,邓剡果然严格执行了计划,送来了任务最关键人物,某陈姓士兵。

    他是这样对张珪说的:

    “那天宴会上,你问起的那个少年,你还记得吧?有个籍贯扬州的陈姓士兵,是他的家中亲人,你若方便,就将人安排一下。”

    张珪查了查,这个陈姓士兵陈英,确实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小兵,属于在军中问一圈,都查无此人的那种。

    目前正在伙夫房打工。

    张珪当即将人提出来,一番威逼利诱,派来劝降于谦。

    对此,张弘范大加赞赏。

    在他看来,于谦既然有亲戚也被一同俘获,显然离成功劝降又近了一步。

    于谦都降了,文天祥还会远吗?

    张弘范顺带多问了一句:“是什么亲戚?”

    张珪也不知道。

    但他忽而灵机一动,做了个大胆猜测。

    陈英看起来比于谦大一些,两人又不同姓:“我知道了,于谦应该是陈英的侄子!”

    一觉醒来,忽然发现自己成了大明太/祖外公他侄子的于谦:“……”

    这波属于超级加辈!

    这日,陈英被获准前来面见他们。

    于谦打量着这位传闻中的大明古早长辈。

    陈英此时约莫三十岁出头,相貌颇俊,落拓痞气,又带着一种市井打滚摸爬之间特有的灵活与敏锐。

    他脸上一点也不见紧张之色,十分坦然,仿佛这次根本不是带着政治任务来劝降,而是纯粹出来放风休息的。

    一进门,先是对着文天祥恭恭敬敬行了一礼,而后转头,紧盯着于谦。

    “你这个人的面相真是奇怪”,陈英瞅了他许久,狐疑道,“本该在月余之间横死……”

    于谦:!

    本来,按照在景泰位面的历史发展,他确实会被复辟的朱祁镇下狱抄斩,死于一个月后。

    他忍不住问:“你还看出什么来了?”

    陈英盯着他,揉了揉眼,又走过来掐了两下他的脸:“怪了,真是怪了。”

    他不敢置信地说:“你凭啥能平白多出几l十年性命?我看你一身正气,定不是那害人妖邪之流,你究竟做了啥!”

    天下竟有这般离奇之事!

    他感觉从前学的全都到狗肚子里去了!

    于谦:确实离奇,他还真说对了。

    然而......

    谁能想到大明的开国老太公,竟然是一位神棍啊。

    天幕上,朱元璋及时进行了信息补充:

    【洪武大帝朱元璋】:

    “于谦啊,咱的外公,确实有些……神乎其技。”

    “咱小时候,外公经常说以前的故事。”

    “比如他被元兵抓走之后(),

    ?()『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即将沉船,通过沟通天上的神灵,稳定天气,保住了一船人的性命。”

    “元兵因此对他大为敬重,后来放他离去。”

    “咱把外公的神道碑铭发来,于谦你自己看吧,有不懂的就问咱,咱随时给你解答。”

    【洪武大帝朱元璋】:上传《大明追崇杨王神道碑铭》全文。

    于谦扫了一眼文章,里面讲了几l件陈英在崖山遇见神迹,巧妙保全性命的故事。

    他怀疑地看向陈英:“你真会呼风唤雨?”

    陈英“啪”地伸手,往他额头上一盖:“也没发烧啊这娃,大白天怎么说起了胡话呢。”

    于谦:“……”

    文天祥:“……”

    天幕前的朱元璋:“……”

    简直不忍直视!

    老朱对这位外公的记忆,基本都来自于小时候,外公拉着他进行一些早教,给他讲有趣的故事。

    一般都说的是自己在崖山的光辉事迹,一说就是一下午。

    那时候的小不点朱元璋,经常因此而感到心驰神往,激动万分。

    这,甚至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间接促成了他长大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恢复汉家天的一系列行为。

    谁能想到。

    外公的那些故事,居然是胡编乱造,一通瞎吹呢!

    老朱顿觉童年滤镜碎了一地,抚胸长叹不已。

    幸好此时,陈英很快进行了解释:“呼风唤雨,那是神灵做的事,我不过区区一介凡人,最多也就只能预测五六天之后的天气罢了。”

    于谦将信将疑:“明日天气如何?”

    陈英镇定自若道:“白日艳阳高照,至夜间子时转暴雨,刮西风。”

    次日验证,果然如此。

    于谦又测试了他数次,陈英每次都能预测得准确无误。

    对此,他笑眯眯地表示:“所以说,要相信自然真理。”

    于谦:神奇。

    你一个给别人看面相的人,跟我说要相信自然真理?

    “我猜,你也更想相信自然真理一点”,陈英压低声音。

    他第一次露出了无比肃然的神色:“毕竟按照命理玄学来说,文相公他的命理,委实是千般坎坷曲折,改命更是难如登天……”

    于谦默然许久:“事在人为。”

    陈英顺利通过了考验,于谦决定将他拉入自己的计划中。

    他虽然不了解陈英其人,但他对这位一手将大明太祖朱元璋抚养长大的长辈,报以足够的信任。

    陈英后来一直活到了九十九。

    在朱元璋的早期成长之路与人格塑造上,他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肯定是个正面人物。

    而且,从陈英一直追随张世杰、死战至最后才被俘虏的情况来看,他始终心向大宋。

    给自己外孙的教导,也是要复兴汉人衣冠。

    ()    陈英听他道出营救文天祥的意图,纠结半晌,最终深吸一口气,拍板道:“好,这回豁出去,跟你干了!”

    他自认为是个玩世不恭的小人物。

    但小人物,也是有自己的孤勇和坚守的。

    历史上的陈英,几l次死里逃生。

    因为不愿再从军旅,为元军卖命,索性选择了隐居,内心一直认定自己是宋民。

    此刻,他想到,之前就没能救得了太傅,今天总还可以努力一把,将文丞相救出来吧!

    大不了赌上这条命便是!

    于谦:“......倒也不必如此,你的性命很重要。”

    万一陈英在这里蝴蝶掉了,他到哪儿L去变一个未来的太/祖出来?

    “我有一个建康驿出逃的计划”,他告诉陈英,“你既然能够预知天象,选定出逃的日期就交给你了。”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