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2 章 182(27w营养液加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已经完全能适配于并州运转,现在所要面对的也只是数量有限的人口增加,以及随之带来的田地开垦而已。

    在乔琰的考量中,并州接下来的头号目标也是增产,而不是人事安排和扩容等等。

    这不是国渊所擅长的内容。

    相比之下,凉州此时需要将羌人和汉人的耕地进行统筹安排,对各个军屯民屯区进行统筹,其中需要的计算堪称繁杂,且需要主持此事的人对个中问题有一番思考。

    光靠着在金城郡和武威郡主持屯田的程昱与赵云是不够的。

    他们还需要处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这两地执政期间的羌汉矛盾,甚至是羌人不同种号之间的麻烦。

    所以数值记录上的事情,最好单独设立—个机构。

    为此,乔琰效仿曹操和枣祗的官职,给国渊委派的也是屯田校尉的官职。

    在交代完了此事后,乔琰这趟回返并州的目的也就基本达成了。

    并州的民众见到了出征凉州的州牧平安回返,又见到了她将并州的发展进度——过问,为并州书院延请来了郑玄这样的师长,让并州的文化产业进—步蒸蒸日上,以及给并州各地的庶务留下了一个新的监督者。

    此番种种,足以让并州的民心安定下来,让她接下来的回返凉州再无后顾之忧。

    陆逊陆绩吕令雎郭淮等人还需接着在乐平书院内进学,那些西凉豪强子弟也被她安排到了合适的旁听位置,作为留在她手中的人质,她便只带上了国渊以及亲随,在二月中旬重奔凉州。

    凉州的二月依然天寒地冻,沿路所见几无春日萌发景象,就连途径的泾水都处在冻结的状态。

    但当她抵达金城郡的时候,此地因前来湟中过冬而收容的羌人,因做事之时的热火朝天气氛,让此地竟不显得有多严寒。

    乔琰巡视过了种植着越冬油菜的田地后,随同程昱踏入了最后—处地方,开口问道:“最后通过了那七日测试进入外语办学习的有多少人?”

    五处办事之地,对乔琰来说最要紧的就是这里了。

    这不只是她第一批能教学多少羌人的问题,还干系到接下来的汉话推广。

    光是靠着荀爽和卢植的弟子,不足以覆盖凉州全境的要求。

    这些学会了汉话的羌人,要比别人更加清楚如何掌握一门新的语言,也能有效地优化这个学习的过程。

    程昱回道:“参与报名此事的有七千多人,最终留下了八百人,但到了三月能实现必要功能对话的大概只有四百,真

    要全部做到交流顺畅,

    起码还要大半年的时间。”

    “按照君侯所吩咐的,

    这些在此地就读的羌人都被勒令,除非必要,不能使用羌语进行交流,也在完成功课之余,必须出门与汉人打交道。这个时间可能还能缩短一些。”

    乔琰心中盘算了一番后回道:“够了。如果此地的进展顺利,并州那边对南匈奴和鲜卑人的课程也可以开设起来了。”

    而在凉州,只要能在今年秋收之前能将他们投放到对应的岗位上,尤其是投放到由羌人组成的军队中,让其成为各个部分流畅交流和军令传达的节点,取代原本的羌种独立为战的情况,就已经足够了!

    她朝着外语办的学堂方向再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这虽然不像是乐平书院一样,将会是十年栽培的计划,却也实在不能指望这里能每日一个气象。

    她转头朝着国渊说道:“走吧,我先带着子尼将凉州的情况都看一遍,在春耕之前我希望你能尽快适应此地的情况,成为我的臂膀助力。”

    国渊当即应是,跟上了乔琰的脚步。

    几人却并未发现,坐在窗口的姑娘朝着他们投来了一道小心打量的目光。

    早在乔琰回返并州之前,迷唐就已经通过了此地的考核,成为了外语办中就读的其中一员。

    当置身其中的时候,她很快意识到,这里对外所宣传的什么可以和大儒弟子同等吃穿,好像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优点。

    她们所接受的汉话课程,是从东汉十三州的课程开始的。

    迷唐虽然恰好和其中一位羌人领袖同名,但她这么多年来所面对的都是如何养殖牛羊、如何让自己从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如何与荒原上常见的野兽搏杀,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一片广博的天地。

    原来凉州只是其中这样小的一块,她们之前所生活的区域更是再边缘一些的位置。

    她在面前的纸张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又听到负责上课的老师讲起了羌人的来历,思索着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跟她见到过的姚嫦一样让自己有一个汉姓。

    比如说,姜。

    这是她在接受了两个月的汉话课程后自然而然萌生出的想法,不过或许有这个想法的也并不只是她一个人。

    这些有幸得到教育机会的羌人心中生出了模糊的传承概念,也自然而然地引申到了汉人的姓氏上。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她听到了外头传来了交谈的响动。

    虽然还不能全部听明白对方交谈的内容,但是有几句话她听得明白。

    他们在讨论这八百人到底何时能够派的上用场。

    迷唐立刻从窗口看了出去,却只看到了乔琰离去的背影。

    她知道汉人着装的差异,便不由猜测,这只怕正是那位传闻中的并州牧。

    她并不像是传闻中力可搏虎气壮山河的样子,但哪怕只是看到了背影,想到她们这些人安然过冬还是因为对方的缘故,便觉得其中有十足的安全感。

    再想到对方对她们这些学习汉话之人的期许,迷唐连忙将自己的注意力重新放在了面前的课本之上。

    她还得再努力些才行!起码要有站到她面前,像是姚嫦一样自荐的本事!

    ------

    羌人的学习课程开展顺利,也并不是乔琰在二月里收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

    在二月的尾声,踏上了丝绸之路的徐荣和马腾返回了凉州。

    他们这一趟只需要走到贵霜帝国就够了,根本不需要抵达罗马,这大大节省了在路上的时间花费。

    往来四五个月的时间,确实是够了。

    徐荣满面风尘地踏入武威郡郡治府衙,开口第一句便是:“徐荣幸不辱命,替君侯将棉花种子带回来了。”

    这正是他临行前,被乔琰绘制在图册上第一位的东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