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8 章 188(30w营养液加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室的尊荣早已经在天下有两个天子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急剧的滑坡。

    这些汉末群雄也早有不少人,此刻怀揣的并不是什么兴复汉室,而是取而代之的想法。

    包括被他寄托厚望的乐平侯。

    他只是朝着窗外望去,正好看到飞鸟从天边擦过,眼中流露出了几分艳羡之意。

    可惜他还处在樊笼之中……

    他慢慢地将目光收回,便看到远处,董卓麾下的部将李傕正在朝着未央宫的正殿方向走去。

    一见此景,刘协连忙合上了窗扇,重新坐回到了书桌跟前。

    这些西凉莽夫没少把他这个小皇帝当做什么新鲜玩意来看待,尤其是在见完了身在正殿的董卓之后,便动不动要来偏殿看一眼。

    好像是要看看他这个皇帝怎么能做得如此窝囊。

    他们根本对皇权已没有了任何一点敬畏之心!

    刘协的心态确实不错,但也并不意味着他想要面对这种被人当猴来看的处境。

    可他关上了窗,还是在一刻钟后听到了有人闯入殿中的声音。

    李傕持剑而入,径直走了进来,比起董卓剑履上殿的举动也丝毫不减嚣张之意。

    刘协想着他也不过是要显示一番武夫得势的小人姿态而已,便是再让他多看几眼,也不会让自己的身上掉一块皮肉,让他看就是了!

    然而让他并未想到的是,李傕在行到他身边的时候,并不像是早前的几次一样,说出一句阴阳怪气的给陛下请安,而是小声问道:“陛下不想摆脱这样的处境吗?”

    刘协狐疑地朝着李傕看去。

    这话一点也不像是李傕会说出来的。

    “你什么意思?”

    李傕伸手指了指未央宫主殿的方向,说道:“陛下难道就想要一直听从董相国的安排了吗?陛下或许还不知道,相国已在考虑将孙女嫁给你作皇后,好成为名正言顺的外戚,过几年若是有了后嗣,陛下也就可以顺利驾崩传位了。”

    刘协骤闻此言,脸色却并未作出什么改变。

    他当然猜得到这种可能性。

    但他听闻过凉州方面的战况,觉得以乔琰的进军速度,只要她能够稳定凉州后方,就必定能在董卓执行这种计划之前攻入长安,将他给救援出去。

    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他大可不必因为李傕的这句话而有什么恐惧的心态。

    何况——李傕为什么要跟他说这个?

    比起李傕忽然对他这个没有任何自主权的小皇帝忽然生出了同情心,

    刘协反而更相信,

    他其实是接到了董卓的指令,想要利用他对自由的渴求,让他做出什么错误的举动。

    比如将朝臣给拖下水,让董卓又有杀人的借口。

    在洛阳的时候董卓就已经杀了伍琼和周毖等人,谁知道他会不会又想对卢公和荀公动手。

    这些前来长安的老臣从未做出什么联系长安之外势力的举动,才能和董卓维持着表面上的太平,若是因为刘协的举止失当而遭了董卓的屠刀,刘协绝无法原谅自己。

    他想到此,看向李傕的目光就更多了一份警惕。

    他开口回道:“朕知道了,多谢告知。如果没有其他事情,你可以离开了。”

    刘协的这个反应让李傕不由一愣。

    他不得不承认,贾诩和他说的话是对的。

    刘协不会相信红口白牙的话,就将他想要的东西交给他。

    这个被时局裹挟着上台的大汉天子有着远超过常人的早熟和理智。

    这种理智早在他和刘辩被中常侍张让带入邙山,为董卓等人所截获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端倪了,如今也更是如此。

    李傕小心地朝着周遭看去,确认因为自己早前的习惯,让他此时和刘协的搭话,并未引起守在殿外之人的注意,这才继续说道:“罢了,过几日陛下就知道了。”

    他若是在此时和刘协说什么他能替刘协除掉董卓,只要刘协愿意将军权交托给他,让他取代董卓的位置,刘协只怕也是不会相信的。

    反而会更加觉得他是在通过刘协钓鱼上钩。

    既然如此,还是先跟京城中的其他官员,比如说王允和黄琬等与乔琰没有交情、甚至可能有利益冲突的官员接触,由他们来传递消息为好。

    按照贾诩的说法便是,他要想取得自主进军的机会,第一步要先拿到天子的诏令,从而名正言顺地限制董卓的行动,取代他实现对凉州并州的军事防线调度。

    不过嘛,贾诩说的是等他们击败了乔琰之后,再将这个先斩后奏的事情和相国交代清楚。

    可要李傕看来,若真到了这个地步了还管什么董卓!

    在对方的奋进之心有缺之时,李傕对董卓的敬佩情绪也早削减了大半,留下更多的便是取而代之的想法。

    他甚至觉得,自己比起董卓来说,显然要更适合刘协。

    毕竟他这人在政事上没打算、也没这个本事去一手抓,只是想要兵权和富贵而已。

    到时候他还能将未央宫的主殿归还给刘协。

    这岂不是要比董卓在的时候舒坦多了?

    李傕也在从刘协这里离开后,找上了被董卓委任为司徒的王允。

    王允看着自己面前的李傕,不难从对方的表现中看出,他这种说辞里到底有多少真实可信的程度。

    在李傕说起晋阳王氏和祁县王氏的争斗,挑唆他不要将希望寄托在乔琰身上之时,他心中思忖——

    在凉州那头暂时无法进军的时候,或许从董卓的内部对他做出瓦解,也未尝不是一种办法。②

    这可真是个天降的好消息!

    ------

    而身在凉州的乔琰也在六月初收到了个对她而言的好消息。

    杨修从并州赶来凉州对她汇报各种事项,便提到了个乔琰目前最关心的事情。

    “将棉花和棉花籽脱离开来的器具,已经大概敲定了方向了。君侯以乐平书院的学生来协助完成这项工作,确实也起到了效果,今年刚加入书院的黄月英和诸葛亮提出曲柄连杆的轧棉机模型,德衡觉得颇有可行性,已经在测试放大之后的情况了。”

    乔琰连忙抬手止住了杨修的话茬,“等等!你刚才说什么?”

    杨修:“我说德衡已经在测试了。”

    “不是,我是说上一句。”

    杨修不明就里地回道:“我说,黄月英和诸葛亮弄出了轧棉机的模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