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1 章 361(二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平衡的事情,总归等王异的官职被提拔上来后,他确实有了分心的机会。

    “牂牁郡和交州的郁林郡和交趾郡相连,我要法孝直派出些人手前往这两处,一旦交州有动兵行动,即刻飞鸽传信来报,同时我要他在适当的时候从牂牁入交趾,去接触那位交趾太守士燮士威彦。”

    早已在她麾下任职的刘巴在去年成功通过了弘文馆的选拔考试后,曾经和乔琰谈起过那位接济了不少中原名士的士燮。

    相比起一度为何进大将军府从属,又对宣扬道教情有独钟的张津,这位交趾太守士燮远比交州地界上的其他人有拉拢的可能。

    他对时局的判

    ()    断力和图稳的行事作风(),

    ?()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由法正对着他们的邻居发出几句问候,也算是分属寻常之事吧?

    说不定还能起到些奇效!

    程昱回道:“此事我会尽快告知于他。”

    交州的消息要想传递到长安,一条路是从荆州走,一条是先将消息送到扬州,由扬州送信鸽回返,另外的一条便是从益州。

    相比于前两条路,自益州传递沿途过境都是乔琰能掌控的地盘,又不必穿越交州境内太远的距离,在路途上浪费时间,显然要更合适得多。

    可惜随着扬州之变,乔琰以信鸽通传消息之事已对外传扬了出去,听闻袁绍和曹操那边也都陆续开始豢养信鸽,交州那头也应当收到了消息。

    想来就算有商队作为掩护,要想将新的信鸽送入交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现在还有其他的传达途径,也不算是太过失败。

    这么一看,南面便暂时没有要乔琰太过关照之事了。

    左慈和于吉都已经按照她的指示南下交州,来到了张津的地盘上,想必此时已经和他完成了接头。

    荆州牧刘表在她将朱儁调走后正在开始收拢南部的势力。

    益州南蛮的攻伐进度虽不算快但也堪称喜人,眼下也能分出多余的心神来留意交州这头的情况。

    现在就等着张津那头先一步有动作了,而这样的动作——

    绝不可能逃过乔琰的耳目!

    有了这一份兜底的信心,乔琰便可以转向过问其他事项了。

    比如说,随后要跟随她回返洛阳的人选。

    她在向着刘虞请罪的时候就已经说到,她打算将卫觊的官职做出一番调动,放到弘农郡去。

    一旦洛阳收容的民众数量超过了其所能承担的上限,荀彧便会将其中一部分人调度到附近的弘农,由卫觊来接手。

    这样的调度在原本洛阳还是都城的时候操作起来不太容易,在如今却不算麻烦。

    若非要算的话,还是弘农郡距离长安城更近些,在灌溉条件上也并没有比洛阳差到哪里去。

    收到乔琰的这个调度指令,卫觊自然没有什么异议。

    或许唯一还算是件麻烦事的也就是,原本由卫觊担任的右扶风将会由何人出任。

    “此事交给陛下来决定就是,”听卫觊这么问乔琰并无犹豫地便给出了这样的一个答复,“右扶风也算是天子脚下之地,三辅之一,右扶风官职形同太守,若我才请完了罪,又对这样敏感的一个位置举荐上去了个人选,和在天子近前又设置了个监视之人有什么区别?”

    卫觊其实觉得这话不必说得这般严肃。

    但既然连乔琰都这么说了,他再做出什么建议也没有必要。

    眼下的局势似乎对她来说不那么有利,需要处处小心,想来他们这些做下属的也该当谨言慎行才对。

    ()    怀揣着这等想法,卫觊直接将本还想说出的另一句话给暂时吞咽了回去,打算即刻回返家中筹备前往洛阳的行装。()

    ?想看千里江风写的《[三国]你管这叫谋士?》第 361 章 361(二更)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有话说出来便是,何必遮遮掩掩的?”

    卫觊斟酌了一番后问道:“我想替二弟问询君侯一事。”

    听卫觊提起他那个弟弟卫仲道,乔琰已意识到了什么,果然听到卫觊问道:“不知君侯麾下的女官嫁娶之事,是否要经由君侯的准允?”

    卫仲道在乐平书院内就读已结束,因其早前身体不佳的缘故,并未回返河东郡,而是住在了长安,以便随时可以接受池阳医学院那头的治理。

    数年间的调理倒是让他的身体好上了不少,起码应对寻常情况已非难事,按照张仲景所说,他那不足之症也大有好转。

    于是他便想着,既有兄长在上,乔琰又已自扬州回返,何不趁机让兄长向君侯打探一二,不知可否准允他向蔡邕提亲迎娶蔡昭姬。

    按说寻常的婚嫁之事只需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也够了,但蔡昭姬的情况显然不太一样。

    她在乔琰麾下担任要务,虽在官职上不显,但其所负责的乐平月报和文籍刊印之事都至关重要。以卫仲道揣测,若她要出嫁,势必要告知于乔琰。

    “仲道还让我告知于君侯,因他为家中次子,并不需支撑门庭,便是入赘也无妨,如此一来也不会耽误昭姬在君侯麾下出仕。他长于文墨,通晓书文,能协助昭姬整理文书典籍,编纂月刊。河东卫氏在早年间便已决意效忠君侯,绝不必担心他的身份带来麻烦。此外……”

    “行了行了不用说了。”乔琰摆了摆手,忍不住笑了出来。

    她都没想到会有人求亲求到她的面前,也不知道是应当说卫仲道和他兄长一般格外有眼力,还是应该说,自己在下属这里的积威在这数年间越发深重,以至于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但怎么说呢……

    “我可不负责做媒撮合,既然是要向昭姬求亲,让他自己去说。也不必告知昭姬,他已经先来我这里征求过一次意见了。”

    否则谁知道会不会对昭姬的决断造成什么干扰。

    年轻人的事情交给他们年轻人自己考虑。

    历史上的昭姬和卫仲道,因后者的早夭而分离,如今两人都已接近双十年华,若的确相配相知,乔琰也没必要对此做出阻拦。

    卫仲道自己都提出来了可以入赘,又不影响昭姬的女官生涯,无疑也是个好消息。

    乔琰虽并不打算强求下属都不能是嫁人,就比如刚在益州立下战功的王异便是赵昂的妻子,但有人做出些改变,给出个范例来,实是让人能有另外的一种选择。

    见卫觊还愣神在原地,乔琰抬眸问道:“愣着做什么,他难道还指望我去替他求亲不成?”

    “当然不是!”卫觊连忙回道,“无论能否求亲成功,我都先替仲道多谢君侯成全。”

    都说长兄如父

    ()    ,

    他这个兄长做得可着实不大容易。

    但当行出乔琰书房的时候,

    卫觊又忍不住露出了个笑容。

    若非当年他决定前来见一见乔琰,只怕仲道的病症拖延到最后,只能落个病故的结局,也无法遇到对他而言的良偶佳配,河东卫氏,也无法有今日这个发展局面。

    他实是在彼时做出了一个最为正确的决定。

    等将消息告知于仲道后,他便启程前往洛阳去!

    ——————

    “洛阳?”

    汉中的一处平屋内,面上有一道划痕的少年忽然闻听这个决定,愕然抬头朝着坐在他对面的夫妻看去。

    自光熹三年的八月里他从刘协变成王安,从汉室的傀儡天子变成一个樵夫之子,他所过的日子纵然清贫,却不知要比他在早年间过的提心吊胆生活舒坦上多少倍。

    对刘协来说,在长安为董卓所挟持的日子都已经是对他而言有些遥远的回忆了,更何况是中平六年之前的洛阳记忆。

    可此时,这个地名重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以一种格外猝不及防的姿态。

    听到养父说起有意搬迁到洛阳去,他甚至在心中涌起了一股恐惧的情绪,夹杂其中的则是对洛阳已生出的陌生。

    他强装镇定地维持着夹菜的动作,朝着养父问道:“为何有搬迁到洛阳去的决定?”

    他们在汉中不是好好的吗?

    汉中的那个造船厂虽因将大多数人员都转去了海陵,变得不如原先人多,但他们的木柴和山珍随着汉中的发展也不愁卖不出去。

    生活在山中的情况,让刘协少有接触到山外的群众,就算有的话,也绝不会将他这个面有伤疤的年轻人和曾经的长安天子联系在一起。

    可到了洛阳就不同了!

    洛阳民众数十万之众,就算他们可能湮没在人群中显得极不起眼,也难保不会遇上故人,将他的身份给辨认出来。

    而刘协一点都不想面对这样的结果。

    这何止是意味着他此刻所能享受到的平静生活将会被顷刻间打破,也意味着……

    意味着在他看来坐在皇位上极为称职的刘虞,也会面对起两难的处境。

    不,应该说,他若回去,无论是对他还是对刘虞,甚至是对扶持刘虞登上皇位的乔琰,都不会是个好消息!

    到时候将要由谁来坐在天子位上呢?

    刘协并不觉得自己非要做这个天子。

    这数年间从他的养父那里透露出的消息,和他在汉中亲眼见到的景象,都在对着他传递着一个信号——

    现在的天子很好,扶持着天子的那位大司马也很好!

    并不需要他的存在来给这些人造成麻烦。

    可他的养父因不知道他的身份,大概也难以理解他此刻混乱的心绪。

    他好像只当养子这问题是在问他们的计划,便回道:“我们这几年间趁着汉中建设赚了点余钱,大司马又将书籍印刷的成本给降了下来,我琢磨着也够让你进学的。不过这进学之事,总还是去长安或者洛阳的好,再不然便去并州。但你早前说不喜欢长安,并州又着实太远了些,这么一看,倒不如去洛阳。”

    “我本打算再多攒些开销经费再说,可洛阳那头有消息传出,因天灾承载能力的缘故,流入洛阳的民众会有限额地接收,难保我们再过些日子才去,便不能留在那里了。”

    养父话音刚落,刘协便看到养母朝着屋中四处打量了一番后接话道:“我们的家私原本就不多,若真是决定了要去,那趁早动身也容易。要真是按你说的,后抵达的要被迁移到别处去,我们是该早早出发才是。”

    下一刻,这两人的目光都投在了刘协的身上。

    明明他很清楚地知道,他们此刻朝着他看过来,无外乎便是在传递一个信息,既然是要给他谋求进学的机会,总还是要由他自己来做出决定的,可面对着这样的目光,刘协只觉自己握着碗筷的手都在此刻开始发凉。

    养父母给出的理由无比的充分,尤其是这个因为洛阳限制人数的缘由才要尽快前去的情况,从他们的口中说出,简直字字句句中都透着对他的关切之心。

    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一份关切,当真是沉重到了让他恐慌。

    “小安……”养母留意到了他脸上一瞬的神情变化,温和地问道:“你是不想去洛阳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