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我倒是不讨厌刘禅,毕竟比起某些辣鸡,刘禅简直已经是绝世好皇帝好了吧,至少他不会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在后面拖后腿!”】

    刘备横眉冷对,拖后腿,他敢!

    刘禅:呜呜呜我没有我没有。

    诸葛亮为那个被拖后腿的倒霉蛋默哀三秒,碰到那种君王,真的是……人生不幸。

    【“刘禅相信谁就是一心一意的相信,做到了用人不疑,他爹把他交给诸葛亮,他就听诸葛亮。

    诸葛亮跟他说用谁,他就用谁,让人觉得他真是乖巧又听话,值得怜爱。

    只要你一对比,就会发现,阿斗已经是珍惜品种了。”】

    宋朝许多将领都心有余悸的点头,可不是嘛,这么一看这蜀后主都已经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得的了。

    【“只有投降这件事让他在我心里评分直线下降,明明知道他平庸,明明知道他没什么能力,可是至少不要投降啊。”李一有些情绪低落。】

    刘禅也情绪低落,可是他什么都做不了啊,他就是这么没用,父皇相父都走了,他还能听谁呢?

    【“哼。”李一嘀咕道:“想到阿斗现在肯定在被他爹暴揍一顿我就心情舒适了。”】

    刘禅:???

    刘备撸起袖子,对其他人道:“你们别拦我,天幕都说让我打了。”

    其他人你看我我看你,既然这样,那好吧……咳咳,其实他们也有点心情不爽来着。

    打就打吧,孩子真是不打不成器。

    于是此地只有刘禅的惨叫声响起,其他人都一副认真看天幕的样子。

    【“刘备真的就是一生都在想办法如何才能兴复汉室,要知道成为汉中王,他也已经上了年纪了,他本可以偏安一隅,对自己对先祖们说自己尽力了,可是他不愿意。

    他明明还能再战,怎么能停驻于此呢?”

    “诸葛亮说过一句话,王业不偏安。”

    “汉中当然很安全,可以让蜀汉延续几十上百年,但汉中以外的地方呢?

    兵戈何时息,百姓何时安?天下何时才能清明?”

    “这本是刘汉天下,若非皇帝无能,对不起百姓,何止导致如今的乱局,即便是为此,他也应当对百姓负有责任。”】

    刘邦深深叹了口气,他本不是会唉声叹气的人,可天幕出现后,倒是越来越容易叹气了。

    “乃公起兵反抗暴秦,结果乃公这些不肖子孙又重蹈覆辙。”他嘀咕着。

    吕雉坐在也身边,淡淡道:“几百年后的事情,谁管的了那么多。”

    【“蜀汉不是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待在蜀中当然可以割据一方,但是想要匡扶汉室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刘备最后一意孤行,因为他意识到,夷陵之战是不得不行,除了报仇,也是刘备最后的一搏。

    如果这一战能胜,那么刘备就有可能统一南方,最后和北方的曹魏政权平方天下。”

    “他希望能在死前最后再做点什么,然而遗憾的是,他失败了。”】

    刘备心里难受,怎么就打输了呢?

    【“东吴简直就是蜀汉和曹魏的克星啊,什么事情到了东吴这里总是功败垂成,拦路虎属实了。”】

    孙权淡定道:“那是他们没本事。”要是他们足够厉害强大,他自然俯首称臣。

    【“夷陵之战一败,蜀汉就很难了。”李一摇头:“凭借一地之力想要讨伐整个北方,真的太难了。”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才说夷陵之战至关重要,若是胜了,则南方有望,可以与北方二分天下,再往后一点,南北朝对抗,走的其实就是这条路子。”

    “至于为什么不是能统一天下呢?这不是废话吗?

    那时候蜀汉老一辈都陆续离开,刘备当时都六十出了,他是没机会了。

    而诸葛亮主持统一的南方,确实大有可为,但是,蜀汉的敌人彼时是曹丕当权,虽然曹丕有种种缺点,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个有能力有作为的君王,而曹丕的儿子前期也干得不错。

    所以南方征讨北方,极有可能打成拉锯战,想想看曹操打赢了官渡之战后还要花费七年的时间才能收复袁家的地盘,而诸葛亮有这么多时间吗?

    诸葛亮也就比刘备多活了十一年,而这十一年他要打败曹丕打败司马懿。这也还是有那么点可能,然后呢?他要花多少时间去收复北方的地盘。”】

    诸葛亮幽幽道:“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他若能功成,后面自然有接替者继续。

    【“最后再退一步说,诸葛亮真的统一天下给刘阿斗,然后呢?”】

    什么然后?不就大功告成了吗?不少人觉得莫名其妙。

    【“季汉二世而亡?”】

    刘备:???

    诸葛亮:???

    刘禅有些心虚,他有那么糟吗?

    刘备艰难道:“秦二世而亡那是他暴虐无道,阿斗中规中矩的,做不出胡亥杨广那些事情的。”阿斗的品行他还是相信的。

    【“任何一个新生的国家都一定是内忧外患,这对君王的能力要求很高。

    但一般开国皇帝都还算靠谱,可以给下一代留下相对安稳的天下,但实质打天下的诸葛亮没活那么久,真正的皇帝刘禅不那么靠谱,还活得长。

    刘禅活了六十五岁,比诸葛亮多了三十七年。

    在这三十七年里,他不能信错重臣,不能放纵自己,然后他儿子还得和他比命长。

    就666。”】

    刘备不好说你怎么不把寿命分些给你仲父,活那么长做什么,毕竟是亲儿子,于是他只能骂道:“人老糊涂,你就不能给我孙子让位吗?”

    刘禅:……退位就退位,那么凶干嘛。(委屈巴巴.jpg)

    【“历史上,刘禅不就听信宦官的话吗?”】

    刘备闭了闭眼,拳头又捏紧了。

    刘禅大惊失色,连忙辩解:“那我也肯定不会乱杀朝臣,不会乱来的。”

    刘备狐疑的看着他,行,给你一个机会,等天幕说完一起算总账!

    【“刘禅只是一个普通人,意志力一般,喜欢享乐,喜欢玩闹,如果不是君王,那么他也会是一个很好的孩子。

    他懂事听话,为人善良,对于父母长辈来说实在是一个再乖巧不过的孩子。”】

    刘备听着天幕的话,也忍不住眼眶红了,他当然知道阿斗是个好孩子,可是,可是他怎么就……投降了呢……他是真的对不起这些老兄弟,这么多年的付出,全都没了。

    【“在刘备等老一辈还在,在诸葛亮还在的时候,阿斗有主心骨,他知道自己不行,所以总是听他们的。

    刘备白帝城托孤,他也意识到阿斗确实能力平庸,于是对诸葛亮说可以取而代之。

    诸葛亮手握大权,在蜀汉的势力几乎等同曹操在曹魏的地位,可阿斗却完全没想要除掉他。

    他很认真的听他爹的话,他认得清自己的能力,他也相信着诸葛亮,于是君臣和睦,共同为兴汉大业努力。

    诸葛亮临终前给他选的几个贤臣,刘禅就继续听这些人的。

    他听蒋琬的,听费祎的,听陈祗的…...可在这些仲父为他选的贤臣都死后,他该听谁的?

    他满心茫然,现在他该听谁的?”】

    刘备诸葛亮的心都无限往下沉。

    刘备苦笑,“阿斗他……”

    “无识人之明啊。”汉武帝刘彻感叹道。

    萧何轻轻摇头,这刘阿斗倒是真的贯彻天子垂拱而治的做法,大概是臣子最喜欢最省心的那种皇帝,不嫉妒贤能,也不担心臣子功高震主,奈何……没主见。

    这无疑是致命弱点。

    一个皇帝可以不需要才华横溢,不需要骑马善战,但他一定要懂得识人用人,用得好就是一代明君,用得不好就是听信小人,宠信奸佞的昏君。

    显而易见,刘禅没有这种能力。

    【“一个皇帝最亲近的未必是子女妃嫔臣子,而是——宦官。

    只有宦官才会无时无刻的陪在皇帝身边,无根无底,一心讨好皇帝,历史上重新不缺乏让重用宦官的皇帝。

    所以,理所当然的,在不知道相信谁的情况下,刘禅下意识听起身边宦官的话了。”】

    刘备感觉手又痒了,他忍着怒火一字一句道:“刘禅,我还有你相父的话你是一句都没有听进去是吧,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臣远小人!”

    刘禅觉得很冤枉,“那宦官明明也是你们放我身边的啊。”

    【“能管阿斗的人一个个都死了,他成功熬死这些尊敬的长辈,可靠的臣子。

    不止阿斗意识到这件事,很多人也意识到这件事,他们觉得机会来了。

    景耀元年,镇军将军陈祗病死,宦官黄皓开始干预政事。

    至五年,黄皓在朝中枝连叶附,肆无忌惮的摄政。

    最后……”】

    “俨然亡国之兆。”有人叹息。

    【李一摇头:“最后,敌人在关中治军了,但黄皓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的,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导致蜀汉群臣都不知道此事。

    等魏军大举伐蜀,才匆匆应战。”】

    你完了。刘备给了刘禅一个杀气腾腾的眼神,这一次连看着刘禅长大的叔伯们都面无表情,浑身散发冷气。

    【“后,刘禅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光禄大夫谯周力排众议,极力主张投降。

    刘禅他犹豫了,他自觉平庸,不是什么惊才绝艳的人,更不是长辈那般可以力挽狂澜的人,他反抗,除了死伤更多的人,根本没有意义吧?”】

    刘禅羞愧的垂头,可是这次没有人关注他,所有人都紧紧盯着天幕,然后呢?然后呢?

    【“北地王刘谌请求背城一战,但刘禅不同意,于是刘谌先杀妻子而后自杀。”】

    刘备嘴唇颤抖,可最后吐出来一句话:“好,是我家好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