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起刘邦这么一位富有争议的皇帝,李一也格外慎重了一下,她斟酌道:“我们先从他的传奇性说起吧。

    刘邦起义时,已经四十八岁了。”】

    四十八?嬴政眼神突然锐利无比。

    “居然比朕小几岁而已。”嬴政默了默,突然就羡慕起刘邦。

    为什么呢?因为这证明刘邦肯定活的足够久,并且精力旺盛,才能在乱世打仗又建立新朝,稳定政权,这些事情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刘邦居然和他差不多大。

    在他生命走向终点的时候,别人却才刚刚开始......

    嬴政抿了抿嘴,看起来居然有些落寞。

    【“恐怕在刘邦定鼎之前,没有人能想到最后得到天下的居然是他。”

    “在那个时候平均寿命四十岁,刘邦不仅以远超出平均寿命的年纪高龄再就业,而且别人的再就业就是打发时间而已,他的再就业是宏图霸业。”】

    宏图霸业。刘邦不住的点头,没错,老子就是这么牛逼嘿嘿。

    “高祖真乃承天命而立国。”刘病己忍不住道。

    【“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岂非天命?说出这句的正是汉高祖刘邦。”】

    刘邦突然就回想起当年见到嬴政出巡的那一幕,那可真是遥远前的时间了。

    那时候,他心底就有了一个野望。

    “大丈夫当如是,大丈夫当如是!”

    【“这句话霸气吗?非常霸气。”李一笑道:“如果只看刘邦的前半生恐怕谁都没有没办法想到刘邦能说出这样的话。

    他看起来像个流氓痞子,可真正的流氓可没办法在一群诸侯中脱颖而出。”

    “假如从历史往前看,就会发现那个时候历史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前路是分封还是集权,是秦制还是周制,是天下共主还是唯我独尊的皇帝......是项羽还是刘邦。”

    “历史做出了他的选择,往后两千年,是汉之两千年,也是秦之两千年。

    命运选择了刘邦,刘邦选择秦制。”

    “其实我很感激他,他选择秦制,于是历史用了两千年证明了秦始皇的选择是对的。”

    李一笑道:“我不是说了吗?在真正认识刘邦之前,我对他的印象也没有多好,哪怕他是大汉的创建者。

    可是后面喜欢上了始皇帝,我就忍不住好奇,取秦而代之的刘邦难道真的那么不堪吗?

    于是我开始了解刘邦,于是我承认他的强大,敬重他为汉之祖。”】

    华夏帝王群

    【汉高祖刘邦:看来还是沾了政哥的光,谢谢政哥,政哥爱我。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你不必奉承我,能取得天下是你自己的能耐。】

    嬴政脸色淡淡的发出这句话,就没有去看群。

    蒙毅暗暗看了看陛下,陛下看起来情绪还可以?

    【李一很正式的介绍道:“汉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平定秦末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重新统一天下,使华夏再度成为一个整体。

    他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他善于团结自己人,使朋友变得多多,敌人变得少少。

    他也许不是秦末最耀眼的人,但他却是赢到最后的人,最后定鼎江山,成为继秦始皇之后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皇朝的开创者。”

    “秦末有很多精彩人物,人们往往第一反应就是项羽啊,张良啊,韩信啊,萧何啊这些绝代人杰,而刘邦在这里面反而没有那么出彩。

    但是,就是那么妖孽的汉初三杰,他们却都选择追随刘邦,是他们集体眼瞎吗?那必定不是啊。”

    “刘邦究竟凭什么折服汉初三杰,又凭什么成为最后的赢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邦的故事。”】

    刘邦生平第一得意的就是建立大汉,第一得意那自然是能让张良韩信这样的人才为他所用。

    他样样不如人又怎么样,不妨碍他当老大啊。

    会用人,能让人为他所用才是他最大的本事。

    【“秦始皇一十四年,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刘邦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望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不禁脱口而出:“哎呀,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

    “这是历史上第一位大一统王朝的建立者和第一位大一统王朝的建立者唯一的交际,几乎堪称历史性的一刻。

    历史往前,唯有老子与孔子相遇才让人觉得如此那是如此伟大的一刻。

    再往后,那大概也只有李白和杜甫相遇的那一刻才足以比拟这一刻吧。

    老子与孔子的地位大家都知道,那么李白和杜甫呢?

    盛唐时期,名家辈出,宛如星汉,而“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无疑是其中最大、最亮的两颗星。

    闻一多先生称,这两人的见面,是日月相会。

    他说:“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