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7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如何应对功劳巨大,足以功高震主的武将时,能统一天下的始皇帝陛下和最后功败垂成的赢小米之间是怎么做的呢?

    要知道白起,王翦都是秦国最有名的那一小撮名将。

    白起一生攻城七十余座,斩杀甲士一百六十余万,慑服一直为秦大患的赵国、楚国,使他们不敢攻秦,为秦以后成就帝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翦灭燕、灭赵、灭楚,战国七雄他一个人就荡平一半。剩下一小半是他儿子搞定的,可以说大秦统一天下的征途中王家父子功勋最大。

    可是,白起和王翦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白起最后被君王所弃,自刎而亡;王翦得以安养天年,王家在秦朝始终是最顶尖的将门。

    这既是因为二人的政治素养不一样。

    也是因为,他们所效忠的君王不一样。”】

    白起心里嘀咕,他政治素养很差吗?

    又不动声色的看向嬴稷,行吧,他们君臣都比不上人家。

    嬴稷(恼羞成怒.jpg):看屁啊!

    【“同样是君王做出错误的决定,同样是将军功高震主,同样是将军称病不出,同样是君王亲自请人,那么为什么结果却截然不同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赢小米和白起这一对。”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后,白起秉持着趁你病要你命的想要想要一鼓作气拿下赵国,但秦昭襄王出于种种原因决定撤兵,断送了灭赵的最佳良机。

    但是半年以后,秦昭襄王又因为赵国的欺骗,决定再度起兵攻赵,并命白起领兵出征。”

    “可这时候呢,白起认为攻赵的时机还不成熟,所以拒绝秦昭襄王的诏令,之后又称病不出。

    真病假病不知道,不过都上年纪了又是常年军旅的人,真的有什么毛病也正常。”

    “而在请不到白起的情况下,秦昭襄王仍然一意孤行,命王陵等人领兵攻赵。

    但是王陵显然比起白起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儿,很快战局就陷入胶着状态,还有被赵国盟友包抄的危险。

    局势到了这般地步,秦昭襄王终于知道错了,于是亲自去白起府上给他道歉,并请他再度带兵出征。”

    “秦昭襄王说:“君虽病,强为寡人卧而将之。有功,寡人之愿,将加重于君。如君不行,寡人恨君。”

    你虽然有病在身,但看在我这么诚恳认错的份儿上还是为我勉强走一趟吧。有功当然最好,我一定厚加封赏。但如果你不出征,我会恨你的。”

    李一吐槽道:“赢小米这人真的还是少了点涵养,这前面还表现的很诚恳认错,也很体谅人的样子,一副输赢无所谓。结果话题一转,又忍不住威胁起人来了。

    我要是白起,也得一脸问号,当初我觉得可以打你不打,现在我不觉得不能打你非要我打,什么毛病。

    在战国时期,人才的态度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何况白

    起这么一个绝世猛将,去哪里谁不欢迎啊。()

    当然,到了白起这个份上,想跑路还是比较难一点的,但是不是没可能。

    ?想看饼好吃写的《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第 157 章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我说这个是想说,那个时期的人才可没有后来君臣那一套。

    所以,白起也是有脾气的。”

    “本来秦昭襄王怎么着也是君王,话都说到这份儿上,等于已经是求着他了,他是该答应的,不管为了前途还是性命。”

    “但他是“乃强起病体,下跪顿首,曰:“……臣宁伏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愿大王查之。

    我宁死也不愿当败军之将。”

    “好家伙,这下子把赢小米惹怒了。

    只能说,两个有脾气的人在气头上还说话,真的会火上浇油的。”】

    嬴稷板起脸,他都先退步了,还想他怎么样嘛。

    白起这混账这么不给他面子,他不要脸的嘛?

    白起也冷哼一声,说了打不赢,当时赵国是哀兵,恨秦入骨,人人拼死反抗,如何能赢。

    已经错过打下赵国的最佳时机,那就只能等,非要强求是什么道理,难道士兵的命不是命啊。

    他是绝不做这种事情的。

    两个人都坚持自己没有错,错的是对方,于是冷战开始。

    范雎:……白起你是真不怕死,王上您也是没被骂够啊?就无语……但想到自己犯下的错,范雎也不好什么。

    【“白起不肯软,赢小米也心有怨怼,好家伙,这君臣走到这个地步,随便谁都能挑拨一手,让他们掰了。

    所以白起的死是真的不让人意外。”】

    殿内一片寂静,嬴稷别扭着,白起也沉默不语。

    范雎想了想,决定将功补过,还白起一次,“大王,武安君对我秦国是功勋卓著,您也是一向信重有加,攻打赵国一事眼下看来确实不妥,这说来也是微臣眼皮子浅,这里还要想武安君赔个不是,也请大王降罪于我。”

    范雎的意思很明显,攻打赵国是因为我提出了错误的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