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惠玲近两年已经网罗了三位内地歌手,都是在内地小有名气的实力派。

    但是,公司为三人出了新碟后,只有一人表现稳定,挤进了新人榜单。

    刘惠玲本想趁热打铁,为其筹划第二张专辑,词曲都征集好了,对方却以不适应粤语歌为由,跳槽去了可以讲国语、唱国语歌的宝岛。

    所以,刘总觉得内地歌手在港岛容易水土不服,很难融入粤语歌环境,不打算再引进内地歌手了。

    “狄先生的录音带我听过,印象还蛮深的,前几个月在内地得过金唱片奖是吧?”刘惠玲委婉地说,“依照我的经验,很多内地歌手并不适应港岛的娱乐经济,狄先生既然在内地发展得风生水起,不如将精力放在那边。”

    狄思科暗道,看来还是他们自作多情了,人家没想给他出唱片。

    他倒不是非得出新唱片,但是可以试着聊聊嘛。

    “我猜您之前接触的内地歌手,应该都是出身歌舞团或文工团的专业歌手吧?”

    “不错,那几位的演唱实力非常不俗,但来了这边以后很难适应环境。”

    狄思科笑道:“那您是没找对方向呀。我跟我太太都在歌舞团工作过,歌舞团歌唱演员的演唱曲目跟港台歌曲在风格上有很大差异。您要是多去内地比较有名的歌厅转转,或许能遇上心仪的歌手。”

    于童用她的半吊子粤语说:“歌厅里的常驻歌手大部分是从专业文艺团体出来的,既有演唱实力,又能适应市场需求。”

    “您所说的港岛娱乐经济,其实跟我们内地正在发展的市场经济没什么区别。”狄思科笑着介绍,“前段时间,我陪我太太去观看了港岛话剧团表演的《仲夏夜之梦》,与我之前在英国观看的演出有很大区别,除了人名和剧情被保留,所有对话都改成了更通俗有趣的粤语对白,像是在看一部无厘头的喜剧。连莎士比亚的作品都要本土化,歌手就更得入乡随俗了。”

    刘惠玲打趣道:“看来狄先生来了港岛以后适应良好,连莎剧都看过了。”

    “哈哈,消遣娱乐嘛,没什么不适应的。我们北京这两年的发展也很快,大众对文艺娱乐的接受度非常高,”狄思科指了指于童说,“我太太也经营娱乐公司,港台明星在内地举办的第一场演唱会就是由我太太的公司承办的。当时有将近六万人观看了方菲的演唱会,几乎场场爆满。”

    狄思科觉得自己出不出录音带不要紧,但是需要帮于童扩展一下在港岛娱乐圈的人脉。

    不能什么事都指望方菲和她的公司。

    刘惠玲讶然望向他身畔的于童,问:“狄太太姓于嘛?”

    “我叫于童。”

    “那还真是久仰了!”刘惠玲与她握了握手说,“于总在我们这边也是鼎鼎有名的。”

    “恐怕不是什么好名声。”

    方菲之前那个经纪人回港以后没少帮她扬名。

    到处跟人宣传她拿了演唱会收益的大头。

    刘惠玲避重就轻道:“这更说明于总的财运很旺嘛!”

    “刘总,内地娱乐市场对港台歌曲的包容度是很高的,您不考虑让旗下歌手来内地开唱吗?”于童望向她身旁的两位大明星,“我上周去红磡体育场看了一场演唱会,虽然效果不错,但只有一万多个座位的场地不免局促。”

    “一万两千个座位,其实已经不少了。”

    于童笑问:“不知方菲的经纪人是否向大家介绍过方菲在内地演唱会的规模?首都体育场的一万八千个座位全部坐满了。她当时在内地的宣传不到位,歌红人不红,所以我没有冒然启用更大的体育场。若是换成您身边的两位大明星来内地演出,八万人体育场也是能坐满的。”

    刘惠玲会与广州的唱片公司合作,就是想让旗下歌手进军内地市场。

    时机成熟的时候,当然要考虑举办演唱会。

    Linda从内地回来以后,将这位于总形容成一个欺生又精于算计的商人。

    可是,今天接触下来,刘惠玲觉得倒也还好。

    在依照合同办事的前提下,人家要是能赚得更多,那是人家的本事。

    她就喜欢跟这样有财运的人合作。

    她望向于童的肚子问:“于总,你怀孕几个月了?这样还能工作吗?”

    “我们公司是北京最早承办大型演出的私营企业,承接这类业务已经有固定流程了,也有专业的对接人员。无论我是否亲自出面,对演出效果的影响都不大。”

    狄思科:“……”

    他媳妇厉害了。

    四个人的小公司,被她形容得仿佛有四百人。

    *

    刘惠玲对于童的印象先入为主。

    她能承办方菲的演唱会,刚来港岛没多久就能被人带入赛马会的会员区观看赛马,想必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

    所以,刘惠玲还真被她这副大老板的做派蒙住了,邀请她次日去唱片公司详谈。

    而狄思科这边的进展却不太顺利。

    他试着与王铮安提起了与东轻集团合作的话题,对方却没给出正面答复。

    归家途中,于童询问:“他是没有合作意向,还是需要时间考虑呀?”

    “他说他需要先考察一下内地市场,会考虑我的提议,”狄思科摇头,“这就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他还是找找其他客户吧。

    于童琢磨片刻低声道:“我听乔太太说王生是入赘的,百货商店和国货店都是他太太的产业,让内地的企业用他们的销售渠道,也不算小事了,他得跟太太商量吧?”

    反正二狗子无论大事小情都要跟她絮叨的。

    狄思科:“……”

    乔治忙着为王生辟谣,他太太却忙着宣扬王生是入赘的。

    这夫妻俩还挺有意思。

    “不清楚王生跟他太太的真实情况,”狄思科撇嘴说,“白白让他沾了咱家狄嘀嘀的好运气,赢了45万呢!”

    将近一百万人民币了!

    生意没谈下来,还被人占了便宜,他有点生气。

    于童也有点眼馋人家那一百万,这比她开卡拉OK厅还赚钱。

    思及此,她又很快清醒过来,拉着二狗子交代:“赌博来钱太快,容易让人上瘾。咱俩只玩儿这一次,以后不许赌了啊!”

    狄思科正气凛然道:“那当然了,我可是干部!这次的钱都是你出的,赚的钱也都归你!”

    “呦,这么大方?小十万呢!真不要啊?”于童要对二狗子刮目相看了。

    “不要,全归你了。”

    狄思科头脑清醒得很。

    若是只赢个几百块,他能自己收着。

    可是这次一下子赢了十万,于童和他妈都不可能让他自己保管。

    所以,他索性大方点,主动上交组织算了。

    按照他媳妇和老妈的一贯作风,应该是不会让他吃亏的。

    果然,到家以后,听说自己的一百块港币变成了4500块,一夜之间晋升成万元户的郭美凤同志,豪气地表示要请全家去酒楼吃海鲜。

    而款姐于童童也表示,要用狄嘀嘀自己赚到的这笔钱,为狄嘀嘀小朋友买一辆切诺基。

    改善狄嘀嘀小朋友出生后的乘车条件。

    一分钱也没摸到的狄思科很有阿Q精神地想,不争是争,争是不争。

    他什么也不争,海鲜和座驾都有了……

    *

    因着家里即将添置新车,狄思科最近下班后经常去车行转悠,了解港岛这边的行情。

    他迫不及待地想回北京开新车,而有些人的心思却与他截然相反。

    这天在茶水间喝下午茶的时候,乔治低声向他打探焦虹和刘国忠的关系如何。

    “大家都是同事,当然关系不错呀!”狄思科还是喝不惯咖啡,被苦得皱了下眉。

    “我不是说这个关系,”乔治挤挤眼睛,“我听说他们住在一起。”

    狄思科帮忙辟谣,“那是公司给他们安排的宿舍,原本我要跟他们一起住的,但是你也知道,我现在跟家人住在一起,所以就把他俩单独留下了。”

    乔治向他确认:“他们都是单身吧?”

    “都单身,但应该不是你想的那种关系。”

    刘国忠和焦虹在总裁办学会使用电脑以后,也被李嗲安排来跟着乔治轮岗。

    他们仨如今都在销售部工作,老刘和焦虹的关系,他多少能看出一些眉目。

    两人每天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老刘肯定是对焦虹有点意思的,每天下班都要等焦虹一起搭巴士回家。

    但焦经理明显看不上老刘,来了港岛以后,她更愿意跟外国员工和港岛本地人交流。

    乔治靠着吧台抿了一口咖啡,小声提醒:“如果他们不是情人关系,那你就要注意一些了。”

    狄思科满头雾水。

    大家只是同事,下了班各过各的,他向来不

    关心别人的私生活。()

    有啥可注意的呀!

    ?鹿子草的作品《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焦虹最近跟Andrew走得很近。”乔治小声透露道,“如果她跟刘不是情人关系,那她就是在有意接近Andrew。”

    安德鲁是宝莱亚太总部的副总裁,英国人。

    狄思科:“……”

    她是单身女同志,乐意接近谁就接近谁,跟他有啥关系?

    不过,他也知道,乔治不会无缘无故跟他八卦焦红的私生活,遂耐心等着对方解惑。

    乔治没有绕弯子,用更低的音量说:“除了接近Andrew,她最近还跟两位同事打听了申请港岛本地大学的条件。”

    闻言,狄思科脑袋里“嗡”了一下。

    很快就联想到两个字——偷渡。

    不对。

    她已经身处港岛了。

    这是不打算回去了???

    乔治觑着他的神色,知道他已经了解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多注意吧。”

    这些年想尽办法逗留在港岛的人很多,公司里这些同事都是人精,焦虹刚一询问申请留学事宜,人家就看出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