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8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家人久别重逢,自然有许多话要倾诉。

    美凤美云两姐妹当天都留在了娘家,而姥姥家的房间有限,狄思科只好拖家带口地回了城里。

    返城途中,除了双胞胎叽叽喳喳分享各自礼物的声音,夫妻俩谁也没说话。

    等红灯时,于童心疼地握上了他那只空着的手。

    二狗子今天表现出了非常成熟的一面,一直在努力调节气氛,像个欢迎长辈归家的合格小辈。

    可是,站在二狗子的立场想一想,这种情况下,内心怎么可能如表现出的那般平静呢?

    小姨跟郭美凤倾诉过往经历时,他们并不在场,今天是他们第一次完整地知道小姨当初的经历。

    尽管很多细节都被美化了,但是那些说辞骗骗老人还好,骗过他们则不太可能。

    郭美云当初可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只要肯安心生活,在港岛也会有很好的发展。

    要不是在那里有过极其不愉快的经历,怎么可能会选择冒名顶替这条路,花费大半身家跑去英国呢?

    若不是改了名换了姓,哪里还需要重读一遍大学?

    小姨讲述经历时,二狗子在中途独自出门站了好久,于童心里也跟着难受。

    小姨在国外过得太苦了,也许这些年已经有了改善,但受到的伤害是真实存在的。

    于童爱屋及乌地想,只希望小姨下半辈子能过得舒坦点,像姥姥说的那样,随心所欲吧。

    回家以后,只有夫妻二人的时候,于童终于提出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王生给的那套房子怎么办?虽然记在了我的名下,但当初可是说好了,那是补偿给小姨的。”

    于童一直觉得那房子拿得烫手。

    那可是老王家的祖宅!

    他们凭什么拿人家的祖宅啊?

    虽然双方已经对二狗子的身世心照不宣了,可他们毕竟没有相认。

    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以前还可以说是帮小姨收着的,如今小姨回来了,这房子再由他们收着就不合适了。

    狄思科洗漱后躺在床上,心不在焉地说:“你先收着吧,要是这时候转给小姨,没准儿会被王铮安发现小姨的下落。”

    他现在一点也不想让这两人见面。

    小姨刚跟家人团聚,还是先享受亲情吧。

    至于王铮安那边,早一天晚一天知道小姨的下落有什么打紧?

    反正也不影响他的生活。

    “那咱要不要跟小姨说一声?”于童坐到他身边,手动撑开他皱起的眉头,“知道了小姨这些年的经历以后,我总感觉小姨不会想收那套房子。”

    二狗子好歹跟王家还有点血缘关系,小姨跟王家却是半点关系也没有的。

    “最近先别给她添堵了,以后再找机会吧。”狄思科嘟哝,“小姨不是那么刻板的人,否则咱们现在住的这套房子也得还给王铮安,这还是他当年送给小姨的呢

    。”

    于童:“……”

    那倒是。

    狄思科将大脑袋枕到媳妇的肩膀上说:“凭我那点工资肯定买不起房子。要是把这几套房子全都还回去,以后我就要从住父母的房子,变成住媳妇的房子了。”

    于童暗道,二狗真是小可怜。

    “你也别妄自菲薄,你好歹也是个百万富翁呢,不用吃软饭。”

    闻言,狄思科果然重新高兴起来,脑袋瓜也变得更机灵了。

    “我看房子的事啊,还是让咱妈去跟小姨商量吧,长辈商量个章程出来,咱就不用浪费脑细胞了。”

    以郭美凤的性格,宁可把房子捐了,也不会让小姨把房子还给王铮安的。

    “咱妈最近恐怕没工夫管这事。”

    “怎么了?”

    于童提醒,“你别忘了那两万块钱!咱妈肯定得拽着小姨去找钱啊!”

    两万块放在当下也不是小数目。

    郭美凤从法国回来以后,就跑去了邮局要钱。

    但她空口白牙去要钱,人家必然不能搭理她。

    于是,郭美凤就回家翻箱倒柜,寻找当年的汇款单。

    老人都有个爱收集东西的习惯。

    邮票、车票、飞机票、公园门票,郭美凤都不舍得扔,专门找了一个饼干盒子保存。

    代表着天降横财机会的汇款单,她当然也要留念了。

    郭老师在家找了好几天,找到汇款单时,发现人家那汇款通知单上写得明明白白。

    收到通知后的两个月内领取,逾期不领的,汇款将被退回收汇局。

    若想取回汇款,需要郭美云亲自出面,跟收汇局交涉。

    这次妹妹终于回了国,郭美凤肯定得拉着她去找钱呀!

    *

    两姐妹之间的事,狄思科无从插手。

    尽管小姨回国是一件大事,但他还得照常去公司上班。

    他在法国的时候,签下了不少外贸订单,马援朝带着队伍去广交会时,也收获颇丰。

    所以,今年上半年,腾飞一边生产国内的订单,一边赶工出口订单,直到七月份还有两个订单没能交付。

    然而,希望和危机总是并存的。

    腾飞这几个月产品销售情况良好,VCD影碟机的产值已经超过了传呼机。

    万燕和腾飞,就是国内目前最知名的VCD影碟机品牌。

    可是,随着曝光度的增多,其他品牌的VCD影碟机也开始进入这个市场。

    几个品牌很快就打起了价格战。

    小半年的时间,腾飞VCD的定价从刚上市时的4999,降到了4499,照着这个趋势降下去,到年底可能会突破4000大关。

    汪大海带着人跑来跟狄思科商量,“咱们要是像万燕那样,一直捧着价格不放,这个市场很快就会被那些小品牌占领。”

    消费者才不管谁是最先生产VCD的,在产品功能都

    差不多的情况下,人家肯定选择更便宜的。

    现在市面上最便宜的机型,是珠三角那边的一个叫“乐优”的新品牌,4200元就能到手。

    狄思科有点怀疑地问:“他们将价格压得那么低,利润空间就非常有限了,他们赚什么?”

    VCD影碟机虽然组装简单,但核心部件都是需要进口的。

    成本并不低。

    汪大海一脸晦气道:“他们完全就是拿来主义,没有研发投入,没有广告投入,机器组装好就放到市场上。连广告都不用打就有人买。”

    前期宣传VCD影碟机用途和开发配套碟片的工作,大部分都被万燕做了。

    所以万燕的售价一直降不下来,毕竟开发市场的成本太高了。

    腾飞也占了人家的便宜,但腾飞在几项专利技术上也是有研发成本的。

    而且还有每年三千多万的广告投入。

    让他们跟那些小厂打价格战,无疑非常吃亏。

    狄思科沉吟着问:“他们的产品功能和质量怎么样?”

    “跟咱们的一模一样。”孙总工接话。

    “你确定跟咱们的一模一样,而不是跟万燕的一模一样?”狄思科问。

    “对,跟咱们腾飞的一模一样。”

    “外形和噪声整形技术也一样?”狄思科再次确认。

    “外形有所调整,只是按钮位置和颜色不同,噪声整形技术一模一样。”

    这也很好理解,人家既然要模仿,当然要模仿最先进的产品。

    腾飞的VCD影碟机虽然也是照搬万燕的,但在声音处理方面要优于万燕。

    狄思科问:“噪声整形技术,咱们可是申请了专利的,他们没得到咱们的授权吧?”

    授权是不可能授权的,这项技术是他们的独家优势。

    有了独家专利,可以通过高价位让资金快速回笼。

    汪大海摊手说:“没办法,国内的专利保护就是个摆设,能起到的保护作用非常有限。即使咱申请了专利,人家想用照样能随便用。”

    他对申请专利这事一直就不怎么看好。

    申请了专利以后,每年都要交一笔不菲的年费。

    而且什么保护作用也起不到,大多数侵权案件都要走法律程序。

    而打官司是个费时费力费钱的过程,很多专利权人怕麻烦,最终只能选择算了。

    不过,狄思科显然不是怕麻烦的人,拍板道:“先给‘乐优’发函,责令他们立即停止侵权,如果没有效果,咱们直接走法律程序,起诉他们!”

    孙总工对这件事也不怎么看好,犹豫道:“走法律程序,有可能会拖上一年半载的,即使咱们告赢了,乐优那边也不受影响,这段时间不影响他们卖货,顶多是判决结果下来以后,给咱们赔一笔侵权费。”

    有这个时间,不如放在生产研发上。

    实际上,使用腾飞噪声整形技术的企业不只乐优一家。

    他们要是把人家挨个告一遍,那法务成本也太高了。

    狄思科却并没有他们的担忧,“打官司虽然耗时间,但咱们至少能得到一些经济赔偿。咱们找几个已经做大的侵权品牌,有针对性地打上几场官司,也能提高咱们腾飞品牌和腾飞VCD影碟机的知名度,你们就把打官司当成做广告吧!”

    众人:“……”

    要是换个思路想的话,好像也不是不行。

    “打官司的事,你们就不要操心了,搞好研发和生产销售工作就是大功一件。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我近期会为腾飞安排一名法律顾问。”

    狄思科亲自接手了专利侵权案,正式向那些侵犯了腾飞专利权的企业发出停止侵权通知。

    六家企业,只有一家停止使用腾飞的噪声整形技术。

    剩下的五家依然我行我素,该生产生产,该卖货卖货,完全不受影响。

    于是,腾飞直接向以乐优为首的五家企业提起了诉讼,并在本地日报上发表了捍卫知识产权决心的文章。

    这篇报道像是一个开战的信号,乐优很快也在广东的本地报纸上予以回击。

    大致意思就是,VCD影碟机的发明者是万燕,你们腾飞也是个抄袭者,居然还有脸跳出来告其他人侵权!

    而狄思科则继续在本地报纸上隔空回击——

    如果万燕申请了专利,腾飞会在取得万燕授权、支付专利费后生产VCD影碟机。

    腾飞是国有企业,向来依照法律办事。

    这次对乐优等五家企业提起的诉讼,并不是针对VCD影碟机的侵权诉讼,而是针对腾飞拥有专利权的噪声整形技术的诉讼。

    希望乐优的经营者可以多读书,多了解法律,多去外面走走,哪怕是去镇上呢!

    当然,后面这句话他只能在心里想想。

    偷了人家的东西,还敢明目张胆地登报回应,狄思科总觉得对方的眼界有限。

    乐优那边没过几天就给出了回应。

    这次是一篇关于乐优老板的个人介绍。

    对方是渔民出身,全家都以打渔为生,他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是受到改革春风的洗礼,敢想敢拼,充分践行“深圳精神”,自学了VCD组装技术,并拿出全部积蓄组建了一个电子厂。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出,老百姓都能用得起的国产VCD影碟机。

    乐优会继续走低价路线,不忘初心,为广大顾客将VCD的价格打下来。

    这篇报道刊登以后,博得了很多普通群众的好感和支持。

    就是嘛,一台机器四五千,谁能用的起呀!

    狄思科继续隔空回应——

    让全国人民都能使用上国产VCD影碟机,也是腾飞的使命和长期愿景。

    但是就像收音机和录音机一样,产品价格的降低,与生产技术的迭代有关。

    依照目前的技术水平,价格并不会降低到让大部分顾客都能接受。

    腾飞人一直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以求让更多消费者尽早体验到VCD影碟机。

    腾飞非常理解乐优为消费者着想的初衷。

    但是,希望有更多的VCD生产企业能够加入到高新技术的生产研发上来。

    而不只是动动手指的拿来主义。

    这样只会扰乱市场,打击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业科研人员的科研信念和热情。

    不利于我国科技企业的长远发展。

    乐优总经理顽强拼搏的精神很让人敬佩,但“深圳精神”的内核是“开拓、创新、团结、奉献”,希望乐优VCD可以尽快加入到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来,停止对腾飞的侵权行为。

    狄思科从来不怕吵架。

    要是乐优那边没动静了,他还得主动撩拨两下。

    双方你来我往,在各自的本地报纸上发声,隔空打口水仗打了半个月之久。

    为了照顾读者的阅读体验,两地报纸还要将对方的文章转载过来,让读者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腾飞这边,最开始的报道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