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 五岁小孩倒骑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表兄弟二人难得默契,一起伸手试图捂小太子的嘴。然而不及儿宝爹动作快,皇帝从室内出来。

    刘彻大步走近:“三伏天这么热,你们怎么来了?”

    霍去病和公孙敬声的目的一样,问小太子知不知道“卫青大将军”是怎么回事。

    卫步和卫广在朝为官,他二人不曾听天子提过,偏偏所有人都知道还在关外的卫青是大将军。

    大汉开国皇帝拜韩信为将,从此有了大将军一职。韩信死后,不常置大将军,仅战时临时受封。上一位“大将军”还是先帝时“七国之乱”、为了平乱封的魏其侯窦婴。“大将军”有虎符,万一其有反心,帝王危也。所以不查清楚“大将军”出处,卫家一众都觉着头上悬着一把宝剑。

    公孙敬声面对帝王胆小如鼠,用眼睛瞟表兄。

    刘彻在霍去病心里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也是和蔼可亲的姨丈。四周没有外人,他此时就是姨丈。霍去病佯装好奇:“陛下,外面都在传舅舅,我二舅乃大将军。鸿翎使者来的那天,好些人都看见了。看陛下神色,匈奴又败了?怎么仗打完了,舅舅反而成了大将军?”

    刘彻暗暗瞥一眼儿子。

    还不是他干的好事!

    卫子夫很识趣,没有帝王允许,无事不往他跟前凑。昨日为了卫青,顶着烈日来清凉殿给刘彻斟茶倒水。刘彻看着她做作的样子想笑,以前怎么没有发现皇后“无利不起早”呢。

    刘彻心底暗乐够了就问什么事值得皇后亲自来一趟。

    卫子夫问出心头疑惑,刘彻才知道“卫青乃大将军”宫中人尽皆知。

    送走卫子夫,刘彻去东宫向太后坦白,全怪小崽子!太后诧异地脱口而出:“竟是谣言!”当然不是谣言,而是特使此时还没出关。

    军中拜将,军中拜将,特使还没到军中,天下皆知卫青乃大将军,还是军中拜将吗。刘彻咬着牙说出这句话就埋怨老太后宠孙儿。

    气得王太后叫他滚。

    据儿才多大,自己得意忘了形,没有下禁,谣言满天飞,他还有脸怪孩子。

    刘彻不敢怪儿子,坦白说出此战大胜,俘虏匈奴右贤王小王十多人,部族一万多人,牲畜千万头,卫青当得起大将军。

    公孙敬声倒抽一口气,大汉建国以来第二位大将军,中间隔了七十多年,这位大将军还是他舅?公孙敬声越想越觉着不可思议。

    霍去病和赵破奴张口结舌,不知从何说起。

    刘据知道有“大将军”一职,身边人说到太皇太后,不由得扯到窦婴,牵扯出他当过大将军。刘据不知道朝野内外默认,大汉不可能再常置大将军。

    小孩想不通就问:“父皇,病病和奴奴傻了吗?孙孙怎么了?”

    “天热中暑病了。”刘彻信口开河。

    小孩相信,谁叫他幼稚好骗呢。

    “病病,孙孙,奴奴,进来。韩韩,把我的药鼎拿来,我给他们煮药。”

    霍去病陡然清醒:“不必。喝点凉水就好了。”

    “病了不可以喝凉水。韩韩说的。”小孩一脸不赞同。

    霍去病想把韩子仁抓过来一通数落,有时候可以不必这么尽心。

    韩韩眼神询问帝王。

    刘彻不想听到儿子抱怨“父皇骗人”,那么只能委屈三位少年:“去吧。”

    “陛下!”霍去病不由得大喊一声。

    “你跟据儿解释。”说完回正殿。

    霍去病蹲下,用尽毕生温柔哄孩子。小孩认为他怕喝药,小手安慰性拍拍表兄的肩:“病病,不怕,不苦。”

    “再叫病病我打你!”霍去病耐心告罄。

    小孩乖乖喊:“表兄。熬药很快的,桃桃说我的药好用,喝完表兄的病就好了。”

    你才有病!霍去病在喉咙里嘟囔一句:“不嫌热你就熬。”

    小太子敢熬药,他就敢倒掉。

    霍去病、赵破奴和公孙敬声没病,刘彻怕三人吃出病,他到室内就令人找太医。韩子仁把小太子的药鼎以及药拿回来,太医也到了。

    小太子不识字,抓药凭直觉,反倒方便了韩子仁,找个布袋直接装——每味药抓一至二两。

    太医震惊:“哪能放一起?这个,这个相冲,这个得单放。”

    韩子仁不懂药材,先不提相冲,只能单放的药能用吗?再说了,从椒房殿到清凉殿才多远。

    “这药得单煮啊?”韩子仁很是好奇,口气温和,堵得太医语塞。

    公孙敬声也做好偷偷倒掉的准备,所以一点也不慌。听到还没煮药,“药童”跟太医先干起来,他乐得笑出声。

    太医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很是羞愧,很想拂袖而去。

    刘彻轻咳一声,韩子仁闭嘴,春望送来笔和竹简,令太医跟在太子身后看他抓什么药,煮出来的药能不能用。不能用的话,他想办法把儿子带出去,霍去病等人也有机会把倒药。

    小太子抓一把闻闻,挑出白芷,韩子仁拿着药鼎等着接。随即小孩又挑出茯苓,接着想起什么,扭头问表兄:“病病,哪里不舒服啊?”

    “我哪儿都难受。”霍去病没好气道。

    小太子若有所思地指着布袋:“韩韩,倒进去。”

    韩子仁试探地问:“全倒?”

    小太子点头。

    公孙敬声倒吸气。

    太医露出笑意,活该!

    霍去病:“据儿,想我死直说。”

    “我没有啊。”小太子一脸无辜,“病病为什么这样说啊?”

    霍去病张了张口,他怀疑小孩故意的,可惜没证据:“陛下,您儿子还要吗?”

    刘彻只想笑:“病病中暑了。”

    小孩点头:“我知道啊。桃桃中暑头疼。病病中暑哪儿疼啊?”

    刘彻选个症状轻的:“不疼。头晕的浑身乏力。”

    小孩又挑紫苏、白术、干草等,总得十余种药材全

    放药鼎中,韩子仁去殿外廊檐下煎药。刘彻又轻咳一声,太医朝他看过去,刘彻问:“如何?”

    太医听说过小太子亲自煮药,也见过小太子的药方,他一直以为小太子身边有懂医术的奴婢。可小太子挑药材的时候没人指点。先不说药方能不能用,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认识药材,单单这一点,太医就觉着不可思议。

    “陛下,太子学过医术?”

    刘彻趁机嘲讽:“朕倒是希望他是个勤学上进的好孩子。可惜至今不会写自己的名。怎么学医?”

    “那,那太子就是天才啊。”太医兴奋地惊呼,“学医的天才!陛下——”

    春望打断:“住口!太子学医要你做什么?”

    太医迟疑片刻,坦白承认:“我——我的天赋不及太子。”

    霍去病猜到春望为何制止他说下去:“你也说据儿是太子,太子是什么?”

    国之储君,以后的天子。

    太医冷静下来,拱手道:“陛下恕罪,臣一时激动忘了。”

    刘彻:“所以药方没问题?”

    “是解暑的方子。虽然跟臣开的有点不同,但错不了。”

    刘彻微微颔首,春望瞪太医,还不退下。

    太医退出去,刘彻叫住他,太医吓得哆嗦了一下,缓缓转过身,像是要上断头台,忐忑不安地问:“陛下有何吩咐?”

    “你回到太医署第一件事是不是告诉同僚,太子乃学医的天才?”刘彻的神色仿佛很想知道这点。

    太医平日里诊脉开药谨慎,但论智谋或揣测圣意,甚至不如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东方朔。他试着问:“臣可以说吗?”

    公孙敬声翻个白眼。

    太医慌忙说:“臣不敢!”

    “退下吧。”刘彻淡淡地说。

    太医急匆匆往外去,出了清凉殿惊觉后背全湿了。

    赵破奴禁不住问:“陛下不希望外人知道据儿会抓药可以明说啊。”

    “明说他就死心了?”刘彻反问。

    赵破奴不知为何想到江充,被太后晾十日的江充。

    刘彻:“有心思七想八猜,看来你不怕喝药。”

    赵破奴一脸苦相。

    霍去病闻言大步朝外去,小太子蹲在韩子仁身边看他煮药。

    韩子仁劝他回屋,小孩摇头,很是贴心地说:“我陪你。韩韩,热不热啊?”

    “奴婢不热。”韩子仁继续劝小孩回去。

    小太子枕着自己的手臂,歪着头打量他:“韩韩,你说谎。你很热。韩韩,病病也会烧火。”

    韩子仁张了张口,是他想的那样吗。韩子仁抬头找人,在门边看到霍去病:“霍公子,得闲吗?”

    霍去病气笑了:“我病了还得自己煎药?”

    小太子转向表兄:“你和奴奴、孙孙换着煮啊。”

    赵破奴和公孙敬声相视一眼,收回跨到门外的一只脚,轻轻往后退。

    小孩眼尖:“

    病病,孙孙和奴奴来了。”

    霍去病回头,蹑手蹑脚的二人僵住,一脸尴尬地笑笑。霍去病挑眉,二人磨磨蹭蹭过来。韩子仁拉着小太子起来,烧火的人换成公孙敬声。谁叫三人中他最小呢。

    公孙敬声后悔啊,后悔听长辈的话进宫问小太子知不知道二舅什么时候成了大将军。

    随即公孙敬声心底暗喜,找机会把水倒掉,告诉小表弟烧干了。他越想越觉着自己聪慧无双,天下少有。公孙敬声正要把这个主意告诉霍去病和赵破奴,听到脚步声,扭头一看,才回屋的小太子又回来了,手里抱着坐垫,韩子仁端着托盘,托盘上除了茶壶杯子还有点心。

    公孙敬声想问他们干嘛去,小孩在大门另一侧坐下。公孙敬声张口结舌,看着他煎药?

    霍去病方才见小表弟跟韩子仁进去,脑海里闪出跟公孙敬声一样的想法。

    “我表弟不止是医术天才,还是个人精。”霍去病无力地感慨。

    赵破奴怀疑只是巧合,小孩喜欢出去玩儿,在屋里待不住:“你想多了。”

    霍去病瞥一眼表弟:“想没想多,太子自己知道。”

    “太子是叫我吗?”耳尖的小孩好奇地问。

    霍去病闭嘴。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