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 想死的第一百一十三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院使和郑太医其实有些忐忑的。

    中医上有一种麻药的成分就跟这个福寿相似,但二者的占比不同。

    但他们没想到六阿哥会把这个说出来。

    这种药一般是用在外伤上的。

    康熙了然:“看来两位御医也有所了解?”

    郑太医,不,现在要称他郑御医。

    因为救治六阿哥有功,直接趁着大赏天下的机会给他晋升了。

    太医院的众人也没有异议,毕竟郑太医跟着六阿哥做了太多的事了。

    尹灼点头:“是的,这是一种药,但这又是禁物,还望皇阿玛严格把控,要求医者大夫做好销售记录。”

    康熙道:“此事就交给院使大人,相信爱卿不会让朕失望。”

    原本院使大人就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现在康熙又给了自己权利,让他的心很是安定。

    郑太医也松了一口气,他向来不是争权的人,现在皇上能够这么安排也是给了他一份保障。

    最起码,他能够在太医院安安分分的做自己的事了。

    【不知道船厂那边调查的怎么样了?当时北洋军师十五条船的惨状不想再经历一次了,为了纪念北洋军师的惨状,现代的海军船舰的编号都是从16号开始的,因为1至15号是留给北洋水师的。】

    康熙手上的动作顿住。

    他万万没想到是这个原因。

    北洋水师只有十五条船战斗吗?

    康熙想想当初继承明朝的鸟船都有十几条,到康熙二十几年更达到了五十多条。

    结果越发展越后退了。

    造船厂贪污腐败的事已经查了,索额图现在还回不了,现在由太子跟他沟通处理,他的重心放在了处理让大清沦陷的福寿身上。

    十五条小船摇摇晃晃的阻挡敌人的□□火炮。

    看小六这个样子,这些水师应该都战死了吧。

    他听小六还在继续,所以秉着呼吸,想要听他说继续说什么。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炎黄子孙,有一个的独特的历史记载偏好,这符合炎黄子孙的谦逊美德。据我所知,即使在软弱的宋朝,当时打仗的胜率都有百分之七十,那其他朝代对外打仗的胜利次数更数不胜数,但奇怪的事,历史上关于胜仗的描述和记载的笔墨相当的少,相反对于打败的敌人却会花费浓厚的笔墨去详细的描述,就比如惨痛的近代史,短短一百年发生的事比之前一千多年的历史记载都厚,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匈奴,汉朝打匈奴,到了唐朝还要继续打匈奴,有一句古话说的好,那就是炎黄子孙都很记仇,之前带来的屈辱,会书写在历史的课本上,历历代代的延续下去,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这般。】

    康熙惊讶了一瞬,想了想汉人的团结。

    好像确实像小六说的这样。

    他们儒家十分注重谦卑,不自夸,但被人欺负了也不会忍辱负重。

    所以他现在真的好奇,那

    一百多年后发生的事真的写的比之前一千多年多年的历史都厚吗?

    康熙不敢想了,怪不得他之前听小六说清朝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这是记仇了。

    但被骂也是活该。

    康熙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

    尹灼不知道他的心声被康熙给听到了,他现在完成任务就走了。

    他还要去印卷子。

    康熙见小六走后深呼一口气,还好,小六没有继续说,不然他真的没脸了。

    谁让清朝碰到了呢。

    也是活该。

    为了避免悲剧,水师也要培养起来了。

    兵马这些,康熙有些头疼。

    第二天,康熙知道小六要去监考,也好奇的过来看了看情况。

    在门口瞅了一眼,就见小六有模有样的板着脸,脸上还带了一个叆叇的框框,但里面是没有镜子的,就是一个空的,然后挂在耳朵两边。

    然后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一身灰色的长袍,手里还拿了一个本子。

    康熙直接看呆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