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章 温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医学院不急着开学,夫妻俩的时间就更充裕了。

    从杨老爷子那边回来后,苏卫清就开始收拾厨房,他本来就喜欢做一些手工活,以前苏小楼刚出生的时候,还给她打过婴儿床,他先丈量了尺寸,然后去找热心的马大姐,想问问哪里有木料卖。

    这可难倒了马大姐了。

    “咱这都是直接去家具厂买家具的。”现在这年月可不兴什么私人订制。

    苏卫清一听倒是来了兴趣:“那大姐给指个方向,家具厂在哪边?”

    马大姐给指了方向不说,还叫自己的小儿子带苏卫清一块儿去,下午就扛回来桌椅板凳,还有一个镶玻璃的碗柜,惹得周围邻居都忍不住来看。

    “还是这种碗柜好,里面放了什么一眼就看见了,家里那个黑黢黢的,里面藏个耗子都不知道。”一个戴着帽子的大爷说道:“赶明儿也将家里的碗柜换了,换个带玻璃的。”

    “可少来吧,一屋子男人共穿三条裤子,还换碗柜呢,你先有碗柜吧。”另一个大娘讥笑道。

    老大爷也不生气,只憨厚地笑笑。

    仿佛对这样的话习以为常,张口解释道:“好歹家里三个正式工呢,买个碗柜还是不成问题的。”

    “你能跟人家比哈,人家一家子大学生。”

    经过这几天相处,左右四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戴帽子的大爷姓董,他本人以前是个六级钳工,结果一次工伤削了大拇指,从此再也把不住钳子,为了保住钳工工作,便将工作给了当时刚刚二十岁的二儿子,妻子在附近菜市场做清洁工,每天负责清扫菜市场,夫妻俩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当年是个军人,因伤退伍,一直卧床,二儿子做了钳工,但身体瘦弱级别不高,三儿子去年刚考上印刷厂的印刷工,下面两个小的全下乡当了知青,到现在没能回城,所以才说家里三个正式工,实际上收入并不高。

    至于那位大娘嘲笑三条裤子,是因为一家子六个男人,却只有老二老三结了婚,带着老婆子,拢共就三个女人。

    这话说的有些混不吝,但听多了,董大爷也麻木了。

    “我当然不能跟人家比,说的好像这胡同里谁能跟人家比似得。”董大爷背着手,倒也不见得示弱。

    这话说到了大娘心坎里。

    小夫妻俩带着个孩子竟然住三进的院子,叫她们这些邻居看着都眼热的很,他们家家户户虽然独门独院的,但谁家不是七八个孩子,睡觉都得侧着身子睡。

    但要说有其他的想法也没有,这房子早年还有人住呢,结果前两年突然被迁出去了,都是老京城人,这里面的底细情况不用了解也能猜着几分。

    “回去好好叫孩子读书,以后考个好单位,分个大房子,家里也能松快松快。”

    “不过那碗柜是真亮堂,早晚把家里的换掉。”

    “可不是嘛,我看着也是真欢喜。”

    “……”

    邻居来的快,离开的也快,

    来帮忙的马大姐小儿子王东挠挠后脑勺:“卫清叔,东西都买齐了,我就先回去了,我妈还等着我吃饭呢。”

    “今天就别回去了呗,正好灶台也买回来了,叫你婶儿开个锅,做点儿菜就当温锅了。”苏卫清抬手拍拍王东肩膀:“自从我们搬来后,马大姐就帮了咱不少忙,你回去叫你妈也别做饭了,一起来吃一口呗。”

    若只喊王东,他肯定会拒绝,但这会儿说喊马大姐,他立刻就迟疑了。

    老实巴交地点点头:“那我回家问问我妈。”

    王东推着自行车回了家,不一会儿马大姐就来了,一进门就扯着嗓子喊:“哎哟还这么客气做什么哟,家里都做饭了。”

    “厨房收拾好了,总归是要温锅,咱们夫妻俩亲戚朋友都不在京城,到这后大姐你一直帮助咱们,请你们一家来温锅也是应该的,对了,王大哥还有几个孩子呢,一起喊过来热闹热闹。”苏卫清想跟谁打好关系,那是少有的不成功,一番话说的马大姐感动又暖心。

    她是街道办的,帮助苏卫清是她的工作职责,不过,她也是真爱这份工作,毕竟她确实是个热心肠。

    “这怎么好意思……”马大姐还是有点踌躇,只不过她心里是愿意的。

    这夫妻俩都是大学生,前途光明的很,这要是两家打好关系,以后有个什么事求上门,也好开口。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正好我打算出门买点儿菜,大姐跟我一块儿去呗。”恰好黎善从屋子里出来,手里拎着一个巴掌大的小钱包,一看就是准备出门的样子:“最近这段时间老忙着房子的事,倒是不太清楚在哪里买菜,大姐您是本地人,正好带带我。”

    这话一出,马大姐那股子热心肠又冒出来了。

    “这有啥,我带你过去,西单热闹,东单东西全,总归有个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