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如何屠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内敛,不喜言语,主动来结交于我,颇有主见,但似乎不受父母重视。”

    “李国二公主李云韶,表面天真良善,母亲是燕皇膝下二公主,是燕皇外孙女,在李国中极受宠爱,今日晨被召入皇宫,二个时辰后过了正午方归。”

    “谭国谭寄,皇后亲弟谭国公之第五子,安生本分,住我隔壁。自来宿阳,未见其外出,亦不见客。”

    “……”

    商悯看完密函,手腕一震,一股劲气冲入薄薄的信纸,纸张震颤之间化作齑粉,连带着其上所写内容都了无痕迹。

    真气掌控巧妙绝伦,商悯的内功又有精进,再打坐几日应该就能突破到第六重境界了。

    她吹去指尖的粉尘,闭目沉思。

    当今燕皇皇后出自谭国,这是天下皆知

    ()    的事情。谭国国主低王一品,该称公。谭国就在大燕西北侧,紧邻燕皇掌管的疆土,国境之内遍布沙漠,谭公治沙有功,贤德之名各国都有所耳闻。

    可是这位出身于谭国的皇后却并不受燕皇信重,不仅常年被冷落,连她生下的太子也没个好结局。

    这样的皇后,自然没有能力给自己的侄子提供庇护,所以谭国公子小心翼翼夹起尾巴做人。

    程国公子程和光与其说是想结交姜雁鸣,不如说是想结交姜雁鸣背后的商悯。程国与武国离得天南地北,无利益冲突,这个人倒不是不能用……

    李国的公主好像挺受宠爱,属于燕皇一派,不宜交好也不宜得罪,保持点头之交就好。

    商悯将密函上的人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心中对宿阳的局势有了更深的了解。

    她盘膝坐在榻上,原本宛若一团乱线的思路逐渐理清。

    身处权力的漩涡,保命自然是第一要务,不过保命仅仅只是短期目标,商悯没忘记自己还有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终身目标,或者说理想。

    ——成皇!

    既然天下将乱,人人争当天命,不如她来当天命。

    成为皇帝,当然不是只是说说就能实现。

    有什么条件是皇帝具备,而商悯不具备的?

    百万铁血大军、治世能臣、天才将领、可靠的盟友、手眼通天探子遍布朝堂上下的绣衣局、妙用无穷的上古奇物……这些东西武国都有,但是也都缺。

    武国已经有了“雏形”,但是仍然不够,这个国家还需要变得更强,更凝聚团结,变得宛如铁桶,同时打磨出更锋锐的利刃。

    商悯不在武国,还有武王商溯来做这件事,所以商悯不必过多操心,她需要考虑的是武国之外。武国缺贤臣,那商悯能不能拉拢些人跑路到武国?武国缺盟友,那她能不能借着拉拢质子的机会为武国结交盟友?

    武国重骑兵横扫千军,但是火器有所欠缺,那商悯就要想办法弥补短板。

    在宿阳,商悯能做的事有很多很多。

    并且,她能做的远不止那么多!

    因为她有常人所不具备的优势,她拥有身外化身。

    若要夺权,若要天下大乱,是有先决条件的。

    那就是燕皇必须死,皇族必须倒。

    无人坐稳江山,诸侯才能借机起势。

    燕皇年老,但毕竟身体还没出大问题,他可没有把屁股挪下龙椅的打算,所以怎么让他死,是个问题,怎么把握让他死的时机,也是个大问题。

    天下皆知妖魔会现世,可妖魔何时现世?天将大乱,又是何时大乱?

    燕皇死得早,武国未完成准备,乱世之争中会陷入劣势,燕皇死得晚,情况又会瞬息万变……

    妖魔现世是常人无法控制的天灾,那么燕皇逝世,为何不能归咎在人祸上?

    商悯进一步深思:如何杀了一朝之皇?

    如何在杀了皇帝后全身而退?

    如何保证燕皇死了皇族就一定会倒?

    如何在天下陷入大乱之时稳稳把持局面,避免引火烧身?

    一个个问题从她脑海中闪过,她明白,有些问题可能一时间找不到答案,但这并不妨碍她去做些什么,也不妨碍她去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

    要刺杀燕皇,首先要离他近些,方便下手。

    要把握局势,就要手握重权,以权力构筑手中的盾和矛。

    谁离燕皇最近,又不引人注目方便下手?谁能藏在暗处,却能用一双妙手操控朝堂局势?

    商悯手指点了点膝盖,心中浮现出答案——皇帝的贴身太监或宫女。

    他们照顾皇帝的饮食起居,却只是小小奴婢,既是皇帝的手眼,也是他的鹰犬。皇帝身边的胡公公不仅是贴身大太监,还是绣衣局的掌管者,身份既卑微又握有不小的权力,朝堂之上,人人敬畏。

    用陶俑取代胡公公,太难,有太多人盯着他。

    但是取代一个绣衣局的小太监,应该容易得多,不是没有机会。

    只等商悯功力精进,能全天操控陶俑,就可谋划一二了。

    她缓缓呼出一口气,脑海中的念头前所未有的清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