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错。”

    他笑着道。

    嬴政心里便有数了,看来自己的感觉没有错,对方确实是个人才。

    “草民一心报效我朝,如今终成心愿。”彭越看见太子认真的眼神,心情便更加激动了。

    嬴政将一本折子递过来。

    苏檀一看,瞬间就明白了。

    这说的是游击战,这种方法,是他提出来的,但是每个人的作战风格不同,彭越提出的方法就更加流氓些。

    想想历史上,对方确实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那搅屎棍风格,独树一帜。

    别人打仗,人越来越少,唯独他,越来越多。

    这样一想,确实是个人才。

    嬴政抿了口茶,随心道:“如今匈奴和百越都在打仗,你更倾向于去哪?”

    彭越没想到还能选择,便赶紧道:“我心中甚是仰慕李牧将军,想跟着他打仗。”

    嬴政沉吟,那就是选择匈奴了,这游击打法,倒是挺适合匈奴的。

    “可。”他允了。

    彭越压抑着心中的激动,拱手作揖。

    他年纪尚轻,旁人羞辱他,说他一无是处,竟然也有这么大的志向,实在是痴人说梦。

    他就要证明一下。

    看着他那表情,苏檀不由得笑起来,温和道:“虽然同意你去,但是也得从底层做起,若是主将不满意你,我们也不会干涉。”

    彭越点头如捣蒜,他自然知道这个道理。

    *

    等目送彭越离开,苏檀扳着手指想,如今的大将里面,就韩信、项羽还没长大了。

    他很是期待。

    那可是项羽,楚霸王项羽!

    光是想想就叫人热血沸腾。

    “战事频频传来捷报。”嬴政漫不经心地将茶盏往他跟前推了推,轻笑着道:“几位将军都说,无往不利。”

    这四个字,是最好的战报了。

    苏檀点头。

    其实脚下这片土地,虽然偶有失利的时候,但打仗一直都很厉害。

    比如东汉末年分三国,大家都是拿匈奴当副本刷的,董卓回朝就是打击匈奴有功。

    而匈奴被打怕了,小股残留势力,便去打欧洲去了。

    要是好汉只提当年勇,那汉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人。

    这想象总是美好的。

    嬴政看

    着一旁没脸微笑的扶苏,便知道他又想着天下一统了。

    “朕心中的一统,不过是六国罢了,没想到你的野心这么大。”

    苏檀满脸无辜:“脚下的土地是颗球,如果你愿意,这个时候,你甚至可以……咳,打遍全世界。”

    嬴政:……

    “朕怕是活不了那么久了。”

    苏檀琢磨:“没事,你要相信你自己。”

    嬴政瞥了他一眼,起身就走。

    明明是祝他长寿的话,他却不怎么爱听。

    秋风瑟瑟,放下杯中的热茶,那股子冷意,顿时侵上心头。

    “真冷啊。”苏檀揣着小手手,这才回偏殿去了。

    先是练了一会儿大字,看着太子府上的晋升名单,花名册上写的很是清楚。

    什么时间做了什么有利于黔首的事,什么时候做出什么案子。

    标的很是详尽。

    能得他小笺的人并不多,大家其实心里明白,就算从底层做起,那也是熟悉底层,是预备官员,而不是真的要将对方刷下去。

    苏檀看着上面刘邦的升迁,不由得若有所思。

    他是真的厉害。

    *

    秋日来了,他想着,最后玩几日,便再也出不去了,心里便起了念头,这几日多出去逛逛。

    他行走在咸阳城的街上,听着小贩叫卖的声音,都忍不住唇角勾起。

    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他整日里也是在街头游荡,看见谁,都想拯救一把,把自己所有会的东西,恨不得都告诉别人。

    那时候教得最多的是菽乳,这豆腐是真好做,什么都不挑。

    只要家里有磨盘,有草木灰,有石膏,都能做成。

    没有很大的技术含量,却很好吃。

    豆芽也是,黔首家里都种地,对发芽还是好掌握了,这又多了个青菜。

    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多一点吃食,都多一条活命的路子。

    他走进安家食肆。

    当年的咸阳第一食肆,如今更是金碧辉煌,看着就极为精致漂亮。

    门口是相貌清秀的小二在迎宾,脸上挂着热情的微笑。

    “公子里面请……”

    苏檀走到门口,见是个生面孔,就多看了两眼,谁知道,触发了对方的雷达一样,就见那热情的笑容愈加热情起来。

    “公子快请,小的去请店家。”

    说着他就赶紧往里面去。

    苏檀:?

    他都不认识对方,对方怎么还会认识他。

    片刻后,穿着锦衣的店家走了出来,看着他在,便乐呵呵道:“公子来了,贵客来,实在是让食肆蓬荜生辉啊。”

    “这安家食肆能做这么大,可以说都是公子的功劳。”店家满怀热情道。

    苏檀摇头失笑:“是你做人厚道,和我没什么关系。”

    当年他一个小孩,对方都满怀善意,这也是开端。

    店家含笑摇头,请了他坐下,亲自坐在他对面给他泡茶等,这才乐呵呵道:“你好些日子没来,我还在想,是不是店里的饭菜不合胃口了。”

    苏檀摇头失笑:“没,近来比较忙。”

    其实是东巡去了,人不在咸阳,又怎么会过来。

    店家不知,听见他说忙,便赶紧道:“那你此番忙完了,正好趁着冬日,可好好的歇息一二。”

    苏檀点头,啜饮着茶水,这才笑着道:“近来咸阳城中可有什么新鲜事?”

    “那倒是有一桩,有人在城郊开了一座女子学堂,说是只收女孩,现在办的轰轰烈烈呢。”

    店家乐呵呵地说着,他家女儿在咸阳学堂,但是很多小女孩是进不去咸阳学堂这么好的学堂,现在有了女子学堂,倒是让许多小女孩都能上学了。

    “城郊?何处?”苏檀果然感兴趣。

    “等会儿吃完饭去看看?”店家乐呵呵道:“你也好视察一番。”

    苏檀好奇想看看,便点头应下。

    “可。”

    他也不是很饿,随意吃了点,便连忙起身。

    实在好奇是谁竟然这么厉害,会在古代想起来开女子学堂。

    这在历史上几千年都是没有的,就只有江永地区,有女书的存在,流传下来。

    几人骑着马,往城东去了。

    说是城郊,是真的城郊。

    都已经出城了。

    但是——

    刚出城没多久,很快就有一片茅草屋,但修得极为规整。

    店家顿时迟疑了:“地址给的没错,就是城东门出来两里地,第一处房屋。”

    苏檀其实是比较理解的,对方若是真的自己做女子学堂,这前期的投入就非常大,他轻而易举地开起来,是因为有嬴政的支持。

    寻常人,除非家中非常富有,要不然还真的难。

    听见马蹄声,门口出来一个拄着拐的老太,颤颤巍巍地立在门口,昂着头问:“此处是女学,若无事,请速速离开。”

    苏檀见是头发花白的老人,连忙下马来,笑着道:“老婆婆,我们听说此处有女学,特意来看看,想着能不能资助一二,劳烦跟院长通报一声。”

    他们离得近了,就能听见那朗朗的读书声。

    “真好。”

    属于小孩那稚嫩的童音在茅草屋中响起。

    苏檀眉眼温和,那老太看着,便低声道:“那我去叫人,你且在此处候着,学堂中小孩多,不能叫你进去,请见谅。”

    “好。”他一口应下。

    回神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就见学堂虽然不大,但收拾的很是干净,从这个方向,能够远远地望见城门,而此处有无数守着城门的锐士。

    可以说是非常安全了。

    在省钱的情况下,这样选址,确实不错。

    很快就有一个女子出门来,笑着道:“我们院长不在,我是副院长清苑,有什么事,尽管和我说就行。”

    苏檀便笑着说,自己听说此处有学堂,便想着资助一二,不过要过来看看情况再说。

    清苑的眼神顿时和煦很多,笑着道:“我们倒是没接受过旁人的资助,不过学堂的资金确实不宽裕,你若是能拿出一笔钱,解了学堂的燃眉之急,学堂愿意立碑为你歌颂功德。”

    再多就不行了。

    苏檀闻言,瞬间明白过来,笑吟吟道:“好,那我先参观一下。”

    他要看看是真的为女子建立学堂,还是接着女子学堂的由头,做一些违法的事。

    转悠一圈后,发现确实挺像那么回事。

    “这是我们的食堂,门口有洗手池,边上放的有无患子,根据邸报上说,饭前便后都要洗手,我们严格的在执行。”清苑笑吟吟道。

    苏檀点头,从教室后面进去,立在最后面,听着女夫子讲课。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女夫子的声音在学堂中响起。

    苏檀听着她流利的讲课,不由得点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