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四十一章

    一年半后。

    “哐当——哐当——”

    铁片被敲响的声音响起,晒谷场旁边的几栋土坯房里冲出了很多小孩子,原本安静的空地,瞬间变得吵闹起来。

    “放学喽,放学喽!”

    “你们今天学了什么?”

    “走,一起回家。”

    “今天张老师留了好多作业,得赶快写完,不然天黑了浪费煤油灯,我娘又得说我。”

    其中一间屋子里,孟东然不紧不慢地收拾书包,一个草绿色的单肩包,这是奶奶李兰香用一件衣服给他缝的,上面还有一颗闪亮的红星。

    在大部分小孩都没有书包的情况下,孟东然的小书包引来了很多羡慕的目光。

    收拾完书包,孟东然并没有着急回家,而是用教室墙角的扫帚把教室打扫了一遍。

    “壮壮,你还没走呢?”

    孟东然朝来人望去,发现来人正是老师孙雅婷,对方手里拿着一本书,之前的长发变成了齐肩短发,气质温和干练。

    “孙老师,我已经是大人了,不要再叫我壮壮,叫我大名吧。”孟东然的脸上还带着婴儿L肥,小眉毛拧着,看起来十分严肃,像个小大人一样。

    孙雅婷忍俊不禁,“是是,孟东然同学。”

    时间过得真快,第一次见面时,会甜甜叫她漂亮姐姐的小壮壮,如今也变成了矜持的翩翩读书郎。

    以前孟东然的性子像孟晚秋,可自从上学之后,就变得跟裴行之越来越像。原因可能是裴行之管孟东然管的最多,全家对孟东然学习最看重的不是孟延春,不是董含韵,也不是孟晚秋,而是姑父裴行之。

    裴行之对孟东然很严格,学习上不允许孟东然懈怠,除了学校教的内容,还会私底下给他补课,说很多课外的内容。

    久而久之,孟东然就对裴行之越来越崇拜。小孩子,喜欢谁就下意识模仿谁,孟东然现在就是一个小版的裴行之。

    “东然你怎么还不回家啊?”孙雅婷好奇地问。

    孟东然从桌上拿起书包,挂在肩膀上,“马上就要走了,大湾村的栓子今天值日,但是他家不是离得远嘛,打扫完教室回家就要天黑了,我就帮他扫,反正我家离得近。”

    听到是这样的原因,孙雅婷一愣,大湾村的栓子,她知道这个孩子,是一个星期前才来上学的。

    大湾村离清河村有六七里路,按理说不应该把家离得远的孩子安排值日的,应该是杨雪没注意吧。

    看着孟东然软乎乎的头顶,孙雅婷心里暖暖的,孟家真的很会教孩子,要是其他人孩子根本想不到这点。而孟东然不仅想到了,还主动替栓子值日,真是一个细心又善良的孩子。

    孙雅婷摸摸孟东然的脑袋,“东然做得很好,放心吧以后栓子不用再值日了。”

    忽然被孙老师夸奖,孟东然脸瞬间变得粉扑扑的,清晨刚成熟的粉苹果,十分可爱。

    虽然很害羞,但是孟东然还是维持那副小大人的样子,“早该这样了。()”

    孙雅婷笑,“快回家吧,你姑姑这会儿L应该下工了。?()『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孟东然点点头,跟孙雅婷说了声再见,就向家里走去,可走了几步,步子就越来越轻快,感觉下一秒要跳起来了。

    孙雅婷笑着摇摇头,到底还是小孩子。

    清河村的小学校是一年前建的,当时村里甚至还开了一场村民大会,投票要不要建这所学校。

    当时很多村民对此嗤之以鼻,饭都吃不起了,还上学,开什么玩笑。

    “念啥书啊,连公社的学校都关了,我们村不仅让孩子念书,还专门建个学校,外面那些红袖套不得批到我们。就现在这样吧,队长支书啊,你们也别凑什么热闹了,孩子在家里还能干点活,打猪草,带带小的,要是上学去了,这些活儿L谁来干,这不是给我们添麻烦吗?”

    反对村民都跟着你一言我一语,反正大概意思就是不想找麻烦,不同意建学校。

    听着这些村民的话,无论是江河还是孟爱国都沉默了下来,虽然他们是村里的主事人,但是建学校这种大事,还是得看大部分村民的意见。

    就当众人以为建学校没戏了的时候,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你们说的不对,人家M毛主席说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是我们念了书,认了字,就能给你们念M主席语录,向王小二一样做个革命小战士,你们也不用专门去找认字的人一个字一个字的背了。”

    “就是,徐成哥家里哪些小人书我们也不认识,就知道看画,徐成哥他们认识也不教我们,一点意思都没有。”

    “我们要念书,不想当睁眼瞎,去城里供销社买东西的时候,人家都笑话我们是泥腿子,账都不会算,超出十个手指头就不会了。”小家伙们想起去公社时受到的鄙夷,委屈得眼眶都红了。

    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的要念书的竟是村里这群小娃娃们。

    听到孩子们的话,之前叫嚣着反对的村民们都沉默了下来。

    是啊,如果不叫孩子们念书,让孩子跟他们一样当个睁眼瞎,进了城什么都不知道,还经常被城里人嘲笑,连他们这些大人有时都觉得害臊,更何况这些小娃娃们了。

    念了书,起码以后能认识自己的名字,能算账,信也不用找人念、找人写。念得好的话,说不定还能像支书家的逢冬一样,人家县里高中的老师专门来到家里,生怕孟家人不愿意让他继续读书。

    到时候念完了高中,拿到了证书,还能去招工进城里的工厂,吃上国家粮。

    小孩们的这些话,让盲目无知的村民们醒悟过来,一致同意在村里建一所小学。

    而老师则是由知青院的知青,以及村里读到初中徐成几人担任。

    每个人上半天工,上半天课,上课的时间照样有工分。

    不用去地里晒太阳劳累,知青们当然愿意。

    就这样,清河村的小学校就这么

    ()    建了起来,起初学生只有清河村的孩子,后来附近的村子也纷纷把孩子送来上学。

    有远见的人不在少数,这也让清河村的村民庆幸,幸亏当时同意建了学校,不然才是真的耽误了孩子的前途。

    清河村为什么突然要建学校,孙雅婷总觉得跟孟晚秋裴行之夫妻俩脱不了关系。

    被孙雅婷惦记的孟晚秋,此时下完工被人缠住了。

    “秀芝嫂子,你赶快收回去,我不缺这些东西,你拿回家给妞妞吃吧。”

    “嫂子知道你不缺,但是这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是山上的野果子,听你大嫂说你喜欢吃,我就顺手摘了点回来,你帮了嫂子那么大忙,嫂子都没好好谢谢你,这点野果子算什么。”

    不停往孟晚秋背篓里塞野果子的人,是周婆子的小儿L媳小周嫂秀芝。

    几个月前,孟晚秋跟裴行之从山里挖完春笋回来,半道上就碰到了秀芝抱着一岁大女儿L秀秀往河里走,看样子明显是要寻短见。

    孟晚秋当然不能见死不救,夫妻俩把人从河里救上来,秀芝嫂子才大哭着说了寻短见的原因。

    原来是周婆子这个婆婆太过狠毒刻薄,严重偏心大儿L子一家,把二儿L子跟小儿L子当成大儿L子的血包,一年赚的工分全都补贴给了大儿L子一家。

    二房三房一年到头不见荤腥,连自己赚的钱影子都见不到,全被周婆子牢牢抓在手里。

    而当秀芝嫂子生了女儿L妞妞之后,周婆子看她更加不顺眼了,不仅不让秀芝姐坐月子,还想把妮妮送人,只以为妞妞是个女孩,而女娃娃是个赔钱货。

    最后还是秀芝嫂子的男人及时发现,才把女儿L要了回来。见小儿L子不听她的话,周婆子气愤地认为是秀芝怂恿的,对她越发不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