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人心所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哦嗬。”

    大道上络绎不绝的马车,一辆空大车由民夫驱赶着骡子,空大车的车架上,反盖着另外一辆空大车。

    两车的车架中,形成一个“口”字形,或一名或两名民夫,躺在狭小的缝隙中,或闲聊或睡觉。

    从去年开始。

    各类物资从金州出发。

    经新金,栾谷关,盘谷堡,复州,永宁监城……盖州,海州,鞍山。

    战争开始前,已经在鞍山堆积了无数的物资,战争开始后,随着战线的推移,又全部运送到了辽阳。

    空车往返,如此做法,可以节省民力,让民夫保存体力。

    虽然只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却显示出金江镇在战争方面积累的深厚经验。

    为了赢得一场国战,方方面面都体现出金江镇的强大。

    攻破本溪后。

    数万藩国军队,前行至虎皮驿,沿路所见民夫的运输队,从来没有见过的景象,令上下啧啧称奇。

    朝鲜国弱。

    因为平辽侯亲自入朝,获得了朝鲜两班阶层的支持,承诺了出兵,以及供应自家军队物资。

    所以藩国军队的粮资补给,由朝鲜民夫长途跋涉。

    渡过鸭绿江,在金江镇官员的带领下,经镇江,凤城,通远堡,连山关,本溪,奉集堡,抵达虎皮驿。

    出发时十成的物资,到达目的地后,只剩下不到三成。

    为了保证粮道不受蛮族骑兵的骚扰,金江军的骑兵,全部派出去,在步兵占领周围不可计数的堡垒后,阻挡住了蛮族的骑兵。

    所以后方大致安全。

    军司三把手徐辉,亲自出面,带领官员和将领,迎接友军的到来,汇合在沈阳。

    十六七万联军,在沈阳城外,联营数十寨。

    沿着浑河边,驻扎中军大营,一直延绵到沙岭墩,整个沈阳被团团围困。

    犹如乌云密布,仿若汪洋大海。

    似铁桶一般,让沈阳城一只苍蝇也别想飞出去。

    “这就是蛮国的都城啊。”

    权申旭感叹道。

    蛮国当然不叫蛮国,犹如老奴也不叫老奴,叫做覆育列国英明汗。

    但不论是大周还是朝鲜,就这么称呼蛮国和老奴。

    他去年领军一直抵达到汤河,也只临近辽阳城边境,连辽阳城都不敢靠近,更何况沈阳。

    从前元覆灭起,朝鲜想要让蛮族归顺他们,但是蛮族没有答应,而是归顺了大明。

    大明朝时,蛮族就一直骚扰朝鲜,经常侵犯朝鲜边界,掠夺朝鲜人口和物资。

    乃至大周替代大明,蛮族越发强大,让整个朝鲜都提心吊胆。

    “是的,此城落入老奴手中,几经修葺,比原来城池更大,下了大力气。”

    陪同在侧的徐辉,露出一脸的笑意。

    “哪怕是加固的城池,不也被平辽侯围困,终将光复上国土地。”

    林之远接过话,拍着马屁。….虽然此人靠着叔叔,老太监林忠,又多年配合镇江,受到金江镇的信任。

    如今已身居高位。

    却大字不识,哪怕汉话也说的不流利,加上出身卑微,所以能放下自身的矜持。

    他知道自己能有今日地位,和金江镇的关系,就占了一半的原因。

    “蛮族强大,我国当年不受其扰,想要出军报复,虽有多番布置,最后也功亏一篑,放弃了征伐蛮国。

    平辽侯如今围住了蛮族都城,覆灭其国就在眼前。

    不但为上国分忧,也让我国得以安宁,功不可没,我回去后,就向殿下上疏。

    应在国内为平辽侯立碑,记下平辽侯的功绩,让后世景仰。”

    “哈哈哈。”

    徐辉因为林之远的话,忍不住发笑。

    权申旭稍微扭过头,认为林之远此人,说话太过直接,让人无法直视。

    林之远倒不以为意。

    国内。

    两班阶层只会鄙视他的出身,他能光宗耀祖,提拔他的只有叔叔,能帮他立下功劳的,只有金江镇。

    靠着金江镇立下功劳,叔叔帮忙在主上殿下面前说话,提拔他的职位。

    他反而看不起两班阶层的嘴脸。

    明明想要借助平辽侯的势力,却还遮遮掩掩,和自己其实没有二致,偏要装模作样。

    官员们和士兵们想法不一样。

    权申旭,林之远等人,想要卖好以获得金江镇的支持,以金江镇在自家国内的影响,提高家族的门楣。

    朝鲜军营。

    士气却不高。

    朝鲜的建筑低矮,哪怕是汉城王公,也不如沈阳的城墙高大,前番在本溪就受到了不少的伤亡。

    现在抵达沈阳,见到了沈阳的城池。

    如此巨大的坚城,需要丢下多少人命,才能填满护城河,才能攀上城墙。

    士兵们眼神露出胆怯。

    人因为自身的见识,从而对新事物有浅薄或者高升的看法,但智商都是一样的。

    朝鲜士兵们,也有他们的智慧。

    黑九巡视完军营,就发现了自家士兵们,自从抵达沈阳后,起了畏战之心。

    “如果不能加以改变,恐怕上了战场后,无法发挥实力,徒增伤亡,却一无所获。”

    黑九找到大山,表露自己的担忧。

    每个人有每个人向上攀爬的途径,人和人不一样。

    两人从卫所军普通士兵,到如今千总的职位,靠的就是敢打敢杀,被金江镇看重。

    平辽侯就在军营。

    黑九知道自己一部,一定会抽调上战场,加入到攻城之中。

    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他既然想要获得权力,必然就要付出牺牲。

    所以。

    对于手下士兵们士气低落,他担忧未来攻城时,露出疲软姿态,无功而返,被平辽侯看到,影响对自己的看法。

    “我今日见过很多金江军的将领。”

    大山也很忙。….军营立寨用了很大的功夫,还要接受补给,精心喂养战马等,其中事事都需要他的操心。

    他同样看到了沈阳城池。

    一座超过他的认知的城池。

    就算是汉城的王宫,也远远不能相提并论,这等巨大的城池,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才能修建起来?

    那么高的城楼,是怎么建造的?

    都是他无法想象的事务。

    黑九看向大山,等待好朋友的下文。

    人们善于抱团。

    军队中的两班阶层,靠拢了权申旭,包括老派的卫所军队将领。他们这等兴起的将领,自然也会抱团。

    正如三部义军,他们也抱团。

    唯独他们卫所军的后起之秀,没有两班的权势,也没有三部义军的优势。

    他们能所持的,无非就是敢打敢战,获得金江镇的看顾和提拔。

    失去了金江镇的关照,他们不可能从两班阶层手中,担任到千总的职位,顶多就是一名哨官之类的前线小头头。

    可惜。

    哪怕是这种最艰难的机会,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的,也不过七八人罢了。

    黑九等人,他们虽然抱团,也是最小的一支。

    “金江军的将领,绝大多数都是百姓和士兵出身,武总兵,朱总兵,彭总兵,皆是如此。”

    大山感叹道,脸上尽是向往的神色。

    “如果我们国家的军队,也能做到如此,士兵能凭借战功,就能获得提拔。

    那么我们的国家,又如何会薄弱呢。

    你我都是出身卑微的人,能有今日,皆是天时之功,出现了金江镇,才有我们二人的机会。

    我还是士兵的时候,娶不上媳妇,除了要为长官家种地,还经常被喊去做工。

    有时候也会被送去城里,为官老爷们抬轿子,去帮官老爷家中修葺院墙。

    就算是如此,也吃不饱饭,拿不到钱,稍微露出反抗,就会被鞭打。

    我本来以为一辈子都会如此下去。”

    大山身材高大,和数年前判若两人,轻易的把胳膊搭在黑九的肩膀上。

    感受着肩膀的分量,黑九露出笑容。

    最开始见到大山的时候,就像竹竿似的,刮起一阵风,仿佛就能把他吹倒。

    大山的眼神里露出激动。

    “直到我入辽东作战,有幸杀了一名蛮人,战后,一名金江军队长找到我,专门来送给了我一个鸡腿。

    那是我有生之年,第一次吃到肉,那股美味,我永远都无法忘记。

    那名金江军队长,我一直在寻找他,却再也没有见过他,金江军军队太多太多。

    那时候我又不会说汉语,不知道他的名字。

    不过正是因为这个鸡腿,我还想要吃,我怕我以后再也吃不到了,所以每次上阵,我都会想办法杀死敌人。

    我就一直杀呀杀呀。

    直到陈参将举荐了我,一路提拔后,终于有幸成为了一名千总。”….大山真诚的看着黑九。

    “你要告诉士兵们,他们不是为旁人作战,这是他们祖上从来得不到的机会。

    一辈子能不能翻身,就看今日。

    是愿意继续当奴隶,被人鞭打,吃不饱肚子,还是愿意成为人上人,娶上媳妇,生下大胖小子。

    你和我。”

    大山指了指黑九,然后又指向自己。

    “就是摆在他们眼前的希望,你只需要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很多人会知道怎么做的。”

    黑九不可置信的看向大山。

    “我没回询问你,为何你的手下士气高昂,你却始终不肯向我透漏,原因竟然在这。

    但是为何你又愿意透漏给我了呢?”

    听到黑九的疑问,大山露出了深邃的眼神。

    他是个连名字都没有,地位低下,被人看不起,犹如奴隶一般的军户。

    两班勋臣太多太多了。

    而他这种人太少太少,如果想要保住自己赢来的地位,需要更多像他一样的人。

    如此才不会有被两班勋臣压下,吞噬的那天。

    卢顺义等人,能在两班勋臣的打压下,仍然坚持数十年。

    正是因为壬辰倭乱时,义军数量多,等国内恢复后,才做到不会轻易被两班阶层压下去。

    卫所军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