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昏昏欲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可下一秒,他们就愣住了……

    因为在这幅美景之中定格后,李雪剑扮演的张队长掐着腰,指着山楂树开口就是一句:

    “这,就是咱们的那颗英雄有名的英雄树呢。”

    这句话其实还好,可听到了张队长的话后,领队站在镜头的最中间,指着这颗山楂树,一张嘴,有股“味儿”就出来了:

    “我知道这颗英雄树……同学们,这颗山楂树之所以被称为英雄树,是因为在那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年代,见证了无数英勇的先烈为了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英勇献身的!可歌可泣的场面!”

    随着他那……几乎可以说是斗志昂扬的热切话语中,许多人下意识的开始翻各自的背包。

    要开始纪录领队的话语。

    而静秋虽然是最后才登上山头,但掏出本子的速度却是最快。

    这时,张队长开口说道:

    “鬼子在这颗树下啊……”

    他话还没说完,领队再次开口:

    “从第一位抗日英雄,被侵略者枪杀在这颗山楂树下,无数抗日战士在这棵树下前赴后继的在这里牺牲,他们的鲜血浇灌了这片土地……你们都知道,山楂树本来是开白花的吧?但这颗不同。因为被鲜血浇灌,最后它彻底就开红花了……”

    领队在说,一群人在旁边记。

    那模样……从天朝长大的这些人简直太熟了。

    就跟小时候出门郊游,总要有个环节是要给你上上课的道理是一样的。

    尤其是领队那种语气,以及周围人神态不一的那种专心致志的模样。

    给这处本是自然造就的钟灵秀毓之中,把一股不属于这里的“匠气”,搭配那俗套的语气全都给冲散了。

    而冲散了这股气氛后,孙有才发现……许鑫似乎并没有就此停手。

    反倒是又来了一击如同补刀的画面。

    话没说完就被打断的张队长张了张嘴……用一种见怪不怪,同样心照不宣的语气点点头,看着那山楂树,就像是第一天见到,在仔细观察一般的模样说道:

    “是,都这么说呢……”

    一股子玩味。

    “……”

    “……”

    “……”

    孙有才懂了为什么要添加滤镜的用意。

    但……有个更大的疑问从心里冒出来了:

    “许导用这段镜头在表达什么呢?”

    年轻人对于那个没经历过的年代表达的困惑?

    还是说……

    他不解。

    但不管怎么说吧,电影开场这短短几分钟,所有了解许鑫的人已经明白……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入围主竞赛单元,“艺术成分”绝对不低了。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从入驻了张队长的家,到和老三结识。

    电影的整个前半段节奏,在国内和国外观众的心中开始逐渐出现了割裂感。

    对于国内的人来讲,这段的节奏稍显平淡。

    或者说……他们觉得更多的是许鑫在炫技。

    让所有人看看“我是怎么调教刘一菲”的。

    时而远景,时而近景。

    时而特写,时而横拍……

    把整个青龙村的风貌,山村那股原生态的美感全都突显了出来。

    成为了“静秋”的点缀。

    让大家看到了刘一菲是何等的适合这种戏路子。

    可以说,她的一颦一笑,每一个举动,都可以美成一幅画的模样。

    她会在百花从中和小孩玩耍,会在河边洗衣服,还能伏在书桌前书写,仿佛就像是那个夏天,你班级里那认真做题的班花……

    美不胜收。

    不少人心里都嘀咕……你们双唯为了推刘一菲上位还真是不择手段啊……

    可对于外国人来讲呢。

    却是十足的新鲜。

    在他们的认知里,天朝电影总是和苦大仇深画上等号。

    诚然,就连穆罕默德都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那座马可波罗心中的圣地,对于意大利人来讲就是一座还披着国家的外皮活跃在地球这座舞台的古老文明。

    他们有着太多能书写的东西……

    但问题是……你们天朝人既然过的都是那种苦哈哈的日子,你们是咋活过来的?

    如果你们不是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为什么不能拍一些……不那么黑暗的东西?

    我们看过了你们对封建时代婚姻制度的批判。

    看过了你们国家一个男京剧演员在舞台上何等的风华绝代,可在台下又是何等的悲凉凄惨。

    甚至还看过你们可以拍出来不亚于我们这边一样,去探讨两性……却同样能让人面红耳赤的片子……

    但不出意外的是,你们的每一部作品,好像都在表达着这个世界是多么悲惨,我们活在一个多么艰难的时代的悲观情绪。

    可眼下这是什么?

    一位美女的乡村生活!

    并且时代还是你们讳莫如深的那个年代。

    虽然不清楚电影的结局是个什么故事……可这种轻松的风格真的让许多老外耳目一新。

    原来,除了功夫片,你们还是可以拍出来不那么让人难受的片子来的?

    而电影里的老三与静秋那种从一开始的平平无奇,到逐渐开始升温的那种情感进程,虽然年代不同却异常真实的那种感觉,更是让不知多少人都不自觉的露出了微笑。

    十来分钟的镜头,在场的所有人都开始享受起了这部电影带来的舒适。

    可是这股舒适并没有持续多久。

    静秋因为学校要排练节目,她要回县城里面了。

    这对感情还处于萌芽阶段的青年男女,他们的感情才刚刚开始……可似乎就要宣告结束。

    而按照常理,两人的纠葛肯定不会如此简单就结束了。

    所以大家心里也不慌,而是把它当做进入到第二阶段的分割线。

    但在此之前,许鑫同样为所有人准备了一份“礼物”。

    “那……回城之前,咱们去看一场电影吧?”

    “电影?”

    “对,今晚放映员来村里了,要在村南头放电影……然后我们矿上的人也会来,你不是没听过我弹手风琴么?我弹给你听?”

    直白的邀请并没有换来羞涩少女的回应。

    可到了晚上的时候,她还是如约的来了。

    接下来,许鑫展现的是一种出色的镜头掌控力。

    在放电影的画面中,每一个镜头下的人们演技都格外的真诚与自然。

    尤其是那几个老是挨队长竹竿的年轻人……

    在一个短发的青年迷迷糊糊的被打了三四次后,影院里看着郭凡那无辜的表情,发出了阵阵的笑声。

    但这只是预热。

    这份礼物的最高潮,是在电影结束后,矿上的人所演唱的歌曲中。

    简陋的平台上面。

    老三坐在板凳上,手持手风琴,望着静秋的眼神羞涩却深情。

    而静秋的回应却是躲闪的目光。

    以及那不停拿捏撕扯衣角的手指。

    暧昧,开始蔓延。

    然后……

    熟悉的旋律响起。

    轻松明快的手风琴,再一次演奏出了那首意大利游击队对抗***的不朽之歌。

    “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

    “BELLACIAO,BELLACIAO,BELLACIAOCIAOCIAO~”

    不知何时,荧幕上的人在唱中文版本的歌曲。

    可影院里,威尼斯当地的观众却唱起了意大利原版。

    歌曲总共一分多钟。

    在电影里被削剪成了不到54秒。

    54秒的镜头,林莄新完全是刻苦训练才对上的手型,搭配背景音乐里由西安人民乐团的老师们亲自配音的乐曲,和少女那从羞涩,到开心的笑容,完美的融合在了一块。

    而当54秒的跳舞镜头在篝火之中,带着情愫结束时,意犹未尽的观众们不知谁人带头……

    “哗啦啦啦……”

    一阵小范围的掌声就这么响了起来。

    接下来,就是许鑫那段堪称教科书一般,蒙太奇的老三与静秋分离的手法。

    全套演绎下来,屏幕陷入黑暗。

    一段字幕缓缓出现:

    “老三和静秋约好,等她回来时,他会去县城接她。”

    这代表着影片的第一阶段结束了吧?

    呼……

    孙有才长舒了一口气。

    看着笔记本上记载的那句“出色的镜头调动,刘一菲、林莄新、演技恰到好处----引起观众合唱。”

    啧……

    他看了一下手表。

    17分钟。

    电影从开始,到现在,只有17分钟。

    17分钟的电影片段,就调动起了观众的情绪……

    哪怕是因为这首歌而催动的……但也真的是了不起了啊。

    况且……

    回顾着这十几分钟的电影,他忽然露出了有些古怪的神色。

    因为他回忆起了一个很让人无语的细节。

    自己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看着刘一菲……竟然不出戏了?

    她,就是静秋。

    不是赵灵儿,不是小龙女。

    就是静秋!

    这……

    想到这,他又扭头看了一眼西影厂那边的方向。

    本来想看看许导这时候的表情……哪怕看不清,但还是想看看。

    可不看还好……

    在电影的字幕消失,一座舞台的固定镜头出现,那荧幕上的光芒反馈给观众时……他忽然看到了一个人仰着头,靠在座椅上似乎在呼呼大睡……

    而看那人那一头青皮发茬……

    不就是许鑫么!?

    大哥你在自己的电影“首映”里睡大觉?

    你……你咋那么NEWBEE呢!?

    带着几分荒唐,以及荧幕上那歌颂节目的吵闹,孙有才想了想,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行字:

    “电影放映中途,别人都在津津有味的看,许鑫已经睡着。”

    这段话写完……他似乎还觉得不解气。

    临末了,又加了一句:

    “还打起了呼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