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军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三百九十章:军改

    营帐中的嬴渊,思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军改。

    他喃喃自语的说道:“曹操他们想要军改,是想使大秦国力提升。”

    “朕这一次,既不反对,也不赞同,而是在军改上,动一些小手脚,也就是细节上的东西。”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朕这一次,一定能够败国成功!”

    经过屡次的失败之后,他这已经不是在给自己打气了。

    而是在给自己洗脑。

    总是幻想着,能够成功一次。

    随后,他就根据诸葛亮的几条建议,逐步进行修改。

    “他们不是想裁军吗?那朕就裁给他们看,只裁十万,是小打小闹,要裁,就干脆裁三十万!”

    “国库不是有钱吗?朕便将国库里的钱财,取出一大部分,全部用来安置所裁撤之人。”

    “诸葛亮想将军队统一化,朕也如他愿,分出东南西北中五大兵营。”

    “除此之外,朕会让奸臣去担任五大兵营统帅,正好,大秦的五大异姓王,就派上了用场。”

    “光有统帅还不行,朕再封五大将军,协助五王分别管辖五营,这五大将军一职,自然也要用奸臣。”

    “朕看那四征将军就不错,只是,还缺一个人选,担任大将军一职,该用谁呢?”

    嬴渊想到一个人,忽地眼前一亮,继续呢喃道:

    “白起啊,朕怎么将这个人给忘了?虽然朕对于白起知之甚少,是不是奸臣,朕说不准,但绝对可以肯定的是,此人乃是一员悍将!”

    “在前世历史上,如果此人对秦国真的忠心耿耿,那么秦昭襄王,为何要赐死白起呢?没准这个人,真的有什么二心?只是历史未曾记载?既如此,那就由白起担任五大将军之一。”

    他对于历史的了解,多见于小说或是野史,正史是基本没看。

    所以,他压根就没想到,当初秦昭襄王赐死白起,不是因为对方不忠。

    而是因为,白起杀心太大,引得各国不满,且秦国内部,也有一些勋贵,甚至就连百官与宰相等,都看不惯白起。

    更何况,那时的白起,已生退隐之心,不想再执兵事,因此触怒了秦昭襄王。

    以及各种原因。

    致使秦昭襄王,不得不赐死白起。

    然而,人家一听秦昭襄王要赐死他之后,二话不说,便就喝了毒酒或是自裁当场。

    可见其忠心啊!

    但嬴渊不清楚啊!

    于是他就偏执的认为,白起可能是生出了二心的。

    “如此一来,五位统帅以及五大将军,都有人来担任了,他们大部分都是奸臣,一定会给朕的江山带来倾覆性的灾难。”

    “朕已经开始期待了呢,除此之外,朕要将军队士卒的兵饷等,全部提一个档次。”

    “这下一来,国库要是还不空,朕就从泰山上跳下去!”

    嬴渊暗自窃喜着。

    如今,大秦的普通士卒,大概是每个月领饷银一钱银子到两钱银子左右。

    即和平时期一钱,战争时期两钱银子以上。

    至于各国的不同士卒饷银,基本都在四百到八百文区别,这样一对比,秦国给将士们的银子,绝对算是多的了。

    以前嬴渊虽然也提升过将士们的兵饷,但那只是对于某一些部队而已,并未有全面普及实施。

    而此世界大秦采取的银钱制度是,一千文等于一钱银子。

    十钱等于一两白银。

    十两白银等于一金。

    嬴渊略微考虑一番,就决定,将每一位士卒的饷银,提升到四钱银子。

    战争时期就干脆给八钱银子。

    直接翻了个倍。

    就这个军饷,绝对是列国中最贵的,没有之一。

    “只怕光是每个月支给将士的饷银,就够户部喝一壶的吧?用不了多久,怕是国库都会见底了。”

    嬴渊想到这里,就开始乐得合不拢嘴。

    当前,国库总计存银大概在十三亿两白银左右。

    每年大秦的总税收是在三点五亿到四亿两白银区间。

    如果算上晋土的税收,那就直接破五亿了。

    而裁兵三十万,再加上派往武国的五十万大军以及晋土的二十万大军。

    便有百万之巨。

    也就是说,秦国当前内部兵力,大概是有一百七十万左右。

    再加上各地异姓王以及封疆大吏的府兵,林林总总,合计差不多是一百九十万左右。

    这样一来,五大兵营,每一营的兵力,是在三十八万左右。

    光是一营兵力,每个月的粮饷支出,就高达十五万乃至十六万两白银。

    当然,这还是按照普通士卒每月饷银计算的。

    毕竟,一个兵营里,还有偏将、参将乃至什长这样的职务。

    肯定不止十六万两白银。

    就拿二十万两来算。

    五大营合计每月饷银,一百万两白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