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烧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六国论的策论很精彩。哪怕是李星云这种文学造诣一般的人,也从六国论的每个字眼里面,感觉到了字字珠玑。

    这个时候。

    他对于新科状元的人选,已经有了偏向,那就是撰写出这篇六国论的苏洵,但为了给予其他人一个公平的机会,他决定把剩下的策论也看完。

    不知过去了多久。

    就在李星云看策论看的头昏眼花的时候,一篇署名王安石的策论映入了他的眼帘。

    他的文风很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

    如果是看其他人的策论,李星云需要用十分心力,他才看得清楚策论的内容,那么看他的策论就只需要一份力。

    朴实无华,洗尽尘埃。

    看似普通的词藻,文风,却给了他眼前一亮的感觉,只是有苏洵的六国论在前,王安石的策论即使让他眼前一亮,但还达不到惊艳的地步。

    就这样。

    又过去了半個时辰,就在李星云有些饥肠辘辘的时候,他终于看完了金銮殿偏殿之中两百多位贡士学子的策论。

    天色已然黄昏,若不是他是一名练武之人,拥有中天位级别的内力,恐怕根本不可能如此长时间查看每篇策论。

    不要小看策论,每篇策论都相当于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想看懂,不容易,就像后世之人有几人看懂了新闻联播?

    这是国家大事,不是在看小说。

    总结下来,就两个字。

    烧脑。

    ...........

    “陛下确定钦点他们二人吗?”礼部尚书水祥运低声道。

    他手里面分别拿着三篇策论,正是大唐天子李星云钦点的状元,榜眼,探花,下方两百多名贡士学子都在翘首以盼。

    有的人在期盼自己通过殿试,成为一名进士,有的人在期盼自己位列三甲,怕不是状元,也希望最起码是一个探花。

    “就他们三个吧。”

    李星云点了点头,看了几乎一整天的策论,他已经很累了,脑子很累,有些想念温柔乡了,想云姬,想雪儿,想林轩,想蚩梦,想阿舞.......

    “是,陛下。”

    礼部尚书水祥运得到李星云的肯定,也注意到了他脸上毫不掩饰的疲惫,他决定尽可能加快剩下的流程,让这位累了一天的陛下,可以好好的回去休息。

    于是。

    他省略了大量的繁文缛节,以及很多的陈腔滥调,直接宣布了殿试前三甲。

    “今科殿试,陛下钦点前三甲.......”

    说到这里。

    礼部尚书水祥运微微一顿,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

    “李寻欢,赐同进士出身,位列探花。”

    “王安石,赐进士出身,位列榜眼。”

    “苏洵,赐进士及第,位列状元。”

    公布完前三甲,下面有悲有喜。

    “臣,叩谢圣恩。”

    苏洵自然是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他是成功的第一个走过独木桥的人,成为了大唐复辟之后第一个新科状元。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新科状元,皇帝也不是年年都主持殿试,所以新科状元也不是年年有。

    一般情况下。

    从一个普通读书人,哪怕一路顺风,连续通过院试,乡试,会试,也大约要两年时间,殿试更是四年才有一届。

    今年比较特殊。

    因为大唐科举刚刚恢复,朝廷考虑到很多读书人,等待科举恢复太久了,下面也积攒太多太多报国无门的读书人。

    于是朝廷一路绿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起开放,争取多吸收一些人才,也填补一下朝廷中低层官员空缺。

    只要有能力,只要有才华。

    甚至可以从院试一路强行怼到殿试,若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位列三甲,一年时间就足以光宗耀祖。

    可若皇帝不主持殿试,即使最后通过了殿试,也只是一个进士,因为殿试前三甲,只有皇帝才可以钦定。

    所以苏洵脸上,已写满了喜意。

    他明白自己算得上光宗耀祖了,甚至连苏家周围的乡镇,也因为他这个新科状元扬名了,十里八乡的都会把自己当成文曲星下凡。wap..com

    别的不说。

    修建孔庙,都得看当地十里八乡,有没有出过新科状元,若是没有新科状元,连修建孔庙的资格都没有。

    “第二名........也不错。”

    王安石神色有些遗憾,但也没有什么不甘,论词藻华丽,他确实不是苏洵的对手,反倒是对于自己位列榜眼很吃惊。

    他以为自己能通过殿试就很不错了,三甲从不敢想,虽然他少年英才,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

    但能参加殿试的人,试问哪个在年少时,又不是少年英才呢?

    王安石年少时,曾听过说一个人,一个和他一样少年成名的神童,名字叫方仲永。

    这个神童,天赋与自己不相上下,出口成章,诗词更是一绝,名声响彻十里八乡。

    可因为方仲永父母不通教化,只知道拿方仲永去卖诗贩文,不让他学习新的知识,等王安石亲自上门拜访的时候。

    方仲永已经泯然众人矣,已经变成了一个普通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成为了一个普通农民。

    最可悲的是。

    方仲永父母用方仲永这个少年神童赚的那些钱,一点都没留下来。

    全被酒鬼父亲,赌鬼母亲,两个不负责任的父母全部浪费干净了。

    少时卖诗贩文,如今却一句诗也做不出来,方仲永也许是心死了。

    至此。

    王安石从不敢自傲,为人朴实,一步一个脚印,努力读书,只为等待天下归一,科举重开,考取功名,报效国家。

    或许在方仲永父母看来。

    天下大乱这么久,科举已经不可能重开了,功名利禄只是浮云。没有考取功名的机会,便不让孩子读书,只是让他成为了一个赚钱的工具。

    但他相信,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朱温父子叛乱以来,天下乱了三十年,早晚会再次归一。

    多读书,不会错。

    【注:伤仲永是纪实历史,并非凭空杜撰的人,只是王安石通过文字,让这个少年神童身上发生的故事,永远的流传了下来,同时这也是对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父母不负责任,而子女无能为力的暗讽。】

    ......

    “居然又是探花........”

    李探花,也就是李寻欢一脸头疼,他自认为已经做主了准备,不输给苏洵和王安石。

    没想到,自家这个探花魔咒还是破除不了,三甲稳定,但状元就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值得一提的是。

    李家是在黄巢和朱温两哥们无情清理下,侥幸生存下来的小世家,全家上下,一百口人,小的不能再小的书香世家。

    一门七进士,一门两探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